《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71—2021,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简称原《规范》)同时废止。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提高公路运营效率、促进路网互联互通非常重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材料、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和功能发挥。原《规范》自2006年9月施行以来,对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路网密度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提升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发布新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基础上,同步修订原《规范》,对施工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材料利旧、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二、《规范》定位和特点
《规范》属于《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1001—2017)中“公路建设板块”中的“施工”模块,为行业推荐性标准。
《规范》在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施工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突出施工程序和过程控制,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技术的成熟性、先进性,将质量关口前移,规定了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体现在:
(一)提出了施工工艺要求和流程、质量过程控制措施,为精细化施工创造条件。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产装备和人员队伍等条件,科学确定各类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工序、关键施工技术、质量过程控制指标等内容。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如对工程产品和原材料提出进场检验要求,规定检验项目及抽样频率;对施工单位提出加强质量过程控制要求,按规定进行工序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满足规定值或允许偏差等。
(二)用设计文件技术要求对施工进行规定。
针对公路的不同技术条件和环境特征,提出要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精细化施工的要求,如需要检查护栏所在位置的土基压实度,合理确定立柱施工方法;做好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的过渡处理、护栏起始端端部、隧道洞口、桥梁端部等部位的安全处理等,以针对性解决这些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但易受到忽视的问题。上述路基与桥梁护栏过渡处理、隧道洞口和桥梁端部的安全处理,在2018年1月1日后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和其他公路上实施效果良好。
(三)大力推动施工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与公路土建工程相比,长期以来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存在规模偏小、技术门槛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质量保障有缺陷等问题,使得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主动引导和被动防护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在本次修订过程中,编写组借鉴了福建、湖南等省的实践经验及其编制的相关文件,通过标准化的条款规定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通过推进工厂化、装配化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以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和技术能力强的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企业为目标。国内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多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