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王嘉良回想录二十 王嘉良回想录.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王嘉良回想录二十_王嘉良回想录王嘉良回想录二十_王嘉良回想录
日转星移,转眼就到了80年代,此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各行各业全部主动参加其中,象棋坛也酝酿着一场巨变。   1976年以后,在文革期间被迫解散的中国象棋协会又重新成立,以后将其下属的技术委员会重新分成了两个部门。其中一个仍叫技术委员会,杨官�任主任,我和胡荣华是副主任,孟立国等一大批著名棋手是委员,技术委员会的关键任务就是制订比赛制度。另外一个新划分出来的是裁判委员会,由刘国斌、陈松顺负责,关键制订比赛中的裁判工作细则和棋规。这两个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中国象棋竞赛体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向着愈加科学、愈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技术委员会在成立伊始,就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应大多数棋手的要求,将个人赛改成份组升级制。之因此选择这种规则,是因为进入80年代以后,象棋运动逐步复苏,参赛人数日益增加,假如依然根据以往的方法竞赛,不仅比赛周期长、棋手们的体力也承受不了,而且老赛制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年轻棋手成长。
  经过技术委员会研究和讨论,提议将当年的团体赛和个人赛同时进行。要求每支代表队只能派出三名棋手,经过抽签分成三个小组,然后按小组名次计分(第一名积1分,第二名积2分,依这类推),总分少者为冠军。而每组的1-4名参与个人决赛中的甲组比赛,5-8名则分在乙组,9-12名在丙组,甲乙两组的后三名降组;乙丙两组的前三名升组,赛制5年不变。可是以后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赛制只实施了三年便被取消了。
  就是在这么的背景下,1980年个人赛预赛暨团体赛在福州市拉开战幕。因为这届团体赛只要求每队三名棋手参与,因此黑龙江队恰好由我和赵国荣、孙志伟三人组成,而不用再像以前还得四处调人。因为比赛成绩还包括到个人决赛的命运,因此棋手们全部十分努力,期望能够进入下半年的甲组决赛。
  我的预赛成绩不错,以不败战绩取得小组第一,赵国荣和孙志伟全部是小组第五名,这么黑龙江队团体总分略高于广东队而和冠军擦肩而过,上海队则因林宏敏发挥失常而名列第三。最终我取得进入甲组决赛资格,赵国荣和孙志伟则要在乙组中征战。
  8月,36名棋手聚集于景色秀美的四川省乐山市,甲组棋手的比赛是在东坡楼进行的。听说是因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在这里饮酒赋诗,尽情观赏乐山风光而得名。比赛间隙,大家不忘浏览名胜古迹,以临时缓解比赛的担心疲惫。乐山大佛是这里最有名的古迹,观看之余,大家不禁感叹工匠们的巧夺天工。我在大佛旁边更是照了很多照片,可是现在大全部找不到了,实在是可惜。
  可能就是因为玩得太尽兴了,我在开赛头三天竟然来了个“三连败”,该输的也输,不该输的也输,这种情况是我历来没有过的。看到我这个成绩,胡荣华走过来对我说:“老王啊,在这种比赛上出现三连败,冠军是没指望了,别再一不小心降组哟!”听了这句话,我十分不快乐,心中暗暗憋着一股劲:就让你看看,到底谁降级。
  

2021年王嘉良回想录二十 王嘉良回想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