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环境除四害技术方案
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国家级卫
生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建筑工地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
染性疾病将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做好虫害活动的防范工作。根据
《XX 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规定》, 任何单位均被要求减少虫害给人们
带来的种种危害,预防生物媒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障
职工家属身体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针对具体实际,提高除四害效果, 做好公共环境的除四害工作,
制定公共环境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
一、防治原则
从虫害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标本兼治、
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简便和安全、环保的原则,根据防制虫害的不同,
因地因时制宜,采用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等综合
性防治措施,以达到除害灭病和减少骚扰的目的。
二、作业范围
公共区和生活区的公共环境(配电房、仓库、井道、绿地、果壳
箱、垃圾箱、公共厕所、 下水道、食堂等公用部位环境)
三、作业内容
1、室外公共环境的老鼠和蚊蝇的控制;
2、室内环境的老鼠、蟑螂和蚊蝇的杀灭。
四、工作目标及质量要求
(一)基本目标:持续保持低密度,定期监测,常年巩固。
1
(二)质量要求
1、严格执行公共环境除四害技术方案、实施方案;
2、除四害药物需选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药物和毒饵剂;
3、科学规范地使用药物,确保人禽的安全;
4、除四害标准:有除四害的巩固措施;密度控制在国家先进
卫生单位和郴州市地方标准以内。
5、除四害指标: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
一、鼠控制标准
1、15 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 20×20 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
阳性粉块不超过 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 2%;
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 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 2000 延长米,鼠迹不超过 5 处。
二、蚊虫控制标准
1、工地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
超过 3%。
2、用 500ml 收集勺采集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及蛹阳性率不
超过 3%,阳性勺内幼虫及蛹的平均数不超过 5 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 30 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
1 只。
三、蝇控制标准
2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 1%,其它单位不超过 3%,平均每
阳性房间不超过 3 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 5%;加
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 3%。
四、蟑螂控制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和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 3%,平均每阳性房间
大蠊不超过 5 只,小蠊不超过 10 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 2%,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 4 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 5%。
五、监测内容
了解区域内四害的孳生和栖息场所,监测、调查 四害的主要种
类,种群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除四害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并开展除四害效果评价。
(一) 鼠密度监测
1.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
收。室内按每 15m2 布夹 1 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 5m 布夹 1
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
2. 统计与计算
除四害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