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看深圳的大变化
深圳市田东中学 彭宛然
引言
朋友说:北京是中国的长子,他从政,沉稳大气,温柔敦厚如谦谦君子;上海是中国的长女,她经商,雍容华贵,妩媚动人中蕴含生气。深圳呢?他是中国的养子,于不经意间得来,有着浪子的野性与不羁,也有着自由的历炼与活力。他在怀疑与关切的目光中长成,而他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他的期望。他昂扬走过三十年,身后,是一片讶异的目光和不绝的赞叹。
渔村深圳伴随国贸的夯声进入历史。改革开放的深圳,却在无畏与不羁中走过青春无悔的三十年。回想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无限光明。2008年6月21日,我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市中心,感受深圳成长的烙印。途经盐田区、东门街、深南大道,至莲花山公园而后返。是日烈日炎炎,行人挥汗如雨,我等却兴致高涨,感触良深。今撷其华圃之数朵,书以记之。
一、东门一角——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与碰撞
我曾无数次追问:何为“深圳”?
词典告诉我:“圳”指田野间的水沟。“深圳”,当然是田野间的深水沟。
深圳的地貌告诉我:依山傍水,或海或湾,是为“深圳”。
深圳的地名告诉我:或龙或海,或螺或贝,或盐或沙,或涌或井。
深圳的历史告诉我:这里曾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人们也曾下南洋,做买卖,但打鱼捞虾,才是他们最根本的生存路线。
今天,昔日渔村安在哉?站在深圳最成熟的商业区,东门高中低档商品齐备,饮食、娱乐、休闲一条街。街面人头攒动,两边高楼林立。先人已去,他们的历史却以浮雕的形式在老街的墙上固定了下来。浮雕前有小字,可谓十分到位地说出了东门的历史变迁。字曰:
老东门,俗称老街,又名深圳墟。东人在此比邻而居,沿街设市。三百年来,店铺林立,货流其畅,人流如潮,粜米卖鱼,扯布看花,甜井水润泽老榕树,美小吃香倒客与商。
时光如流水,老东门墟市依然而楼屋已旧。改革开放潮起,深圳建特区,新楼栉比,老东门淹没有茫茫商楼之中。1999年,如凤凰涅槃而再生,商业步行街巍然屹立。五色铺路,楼阁溢彩,广场宽阔,商家如云。游客悠然购物时,感受着中国气派岭南特色。深圳之根弥深弥阔,仍领商业旺地之风骚。
铜塑壁画《老东门墟市图》,截取清末民初鼎盛景象一角,展现众生百态,世俗风韵,商贾行状,而今日之东门墟市图,千万人正绘制着瑰丽图景,钩索往昔,断难与其比肩矣!
东门老街墟市图
(图片来源:?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EE%DB%DA%B6%AB%C3%C5%BD%D6&in=23465&cl=2&cm=1&sc=0&lm=-1&pn=22&rn=1&di=3282574998&ln=200&fr=ala0&ic=0&s=0&se=1)
二、过去·现在·未来——生活划过的轨迹
自湖南来到深圳,从高中教到初中,每天穿衣吃饭,上学放学,日子平凡而平静。对深圳发展自然谈不上宏观把握,却也于一粥一饭中体悟其飞速发展,感受到其茁壮成长的过程。
回顾过去
坐在103公共汽车上,两旁高楼错落有致,直耸云霄。仰望楼顶,目光与天际交结,延伸至遥远的苍穹。在这万千个窗户中,有一方窗口属于我。曾记得幼时老家的小平房,低矮拙朴,阴暗潮湿,可谓与老鼠同居,与蟑
小眼睛看深圳的大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