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内蒙古民族特色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蒙古民族特色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

  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通常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域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域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通常必需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作为全国最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因为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一样,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衣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奠、娱乐、艺术、神话、传说、小说、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应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法,表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一样民族的主要标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伴随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部分传统习俗被给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一样风,百里不一样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标准,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您想最先知道含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一蒙古族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二分之一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法。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施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通常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全部含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全部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全部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含有很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十二个月7、8月间全部盛大举行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因为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和农、牧区的蒙古族,在一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苏台柴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个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百

2021年内蒙古民族特色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