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小金库”的对策.doc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小金库”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点,问题由来已久,屡禁不 止,可以说是一个“顽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的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 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紧密联系实际,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小金库”体系。年年 开展的审计监督工作,是维护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党 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使各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都置于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一) 加强教育,使其不为。
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学习,使领导干部不想设“小金库”。要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 (部门)的“一把手”在思想上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道理要讲透,危害要讲 够。加强教育,首要的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使其明确共产党人是中国最 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不仅仅是自己管辖区域的代表;加强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全 局观念和政策纪律观念,要教育各级干部从党和国家建设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从自身做 起,清正廉洁(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 洁。”);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反复强调“小金库”的存在对经济发展 的危害、对个人的腐蚀和影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筑牢拒腐防变 的防线;通过发动群众,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为建立正规的经济管理 秩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其不为。要通过多方位的教育,警钟长鸣,从思想深处筑 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切实提高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做到学法、守法、用法, 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搞“小金库”不仅违纪,而且违法,也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一旦搞了,“小金库”就象 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卷入违法违纪的案件,损害的不仅是企业的利 益、集体的利益,还有个人及家庭的悲欢荣辱。
加强教育,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解决问题。产生“小金库”实质上是一种领导行为,单 位的、部门的主要领导不同意、不默许,“小金库”就产生不了,或很难产生。各级干部 不仅自己不搞,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搞。对“小金库”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纵容、主张搞“小金库”的干部,都是对“小金库”的性质和危害性认识不够的表 现。其次,要用典型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 法意识。再次,要增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干部要经常通过学习、 反思和对照廉政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正。使单位和部门的领导者不想设 “小金库”。
(二) 完善有关制度,使其不能。
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标本兼治。 创新完善机制,增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使各项经费的安排、使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从制度上堵住漏洞,把好关,使其不能。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设“小金库”。
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行为,特别是加强财务 管理的内部审计控制力度,堵塞管理环节的漏洞。特别是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力度,堵塞漏 洞,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明确财务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管钱、管 物、管账人员进行相互制约,保证资产的安全、完
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