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得体会
酒泉市康盛小学 刘霞
随着我校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启动,学校党支部汪书记布置我们读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一书,通过阅读本书,我的内心深处触动很大。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首先,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我们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态度的基础应该是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工作的动力应该是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而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则是其保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次,我知道了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服务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文章的第二节《教师的责任意识》里,我知道了教师责任意识是教师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教师责任意识是激发责任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环节,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师责任包括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第四,对社会负责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作为我来说,扪心自问,我觉得还是比较具有责任意识的。但通过阅读 第二讲 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我才在知道,这意识包括爱生意识,平等意识,公正意识。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交往中,它实在、具体、可感,简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学生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新世纪的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生相互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其语言、行为和态度中: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而我,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很多时候对学生没有耐心,恨铁不成钢 ,存在对学生的厌倦心理。没有真正做到从心底爱没一个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需要。很多时候,没能真正信任学生,信任他们的能力,信任学生的人品 。同情学生是宽容学生的情感基础。而我有时候,我没能做到宽容学生。 教育就是
读《新时期师德修养》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