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特殊人群的药理学特点.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特殊人群的药理学特点 】是由【74892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特殊人群的药理学特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儿童的临床用药
要点:
新生儿及婴儿时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的特殊反应
新生儿及儿童的合理用药
按不同人群药物代谢及效应特点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individualization of drug therapy)
小儿不是小型成人-不能完全以成人的规律外推到小儿!
01
小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药物反应不仅可能产生量的差异,还可能引起质的不同。
02
机体组成成份比例及解剖结构不同:
水份含量高(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血浆蛋白含量低
胃肠功能不足
肝肾功能发育不全
血脑屏障发育不全
新生儿及婴儿时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
经口给药
胃酸过低或缺如
新生儿由于胃中有碱性羊水,胃液呈中性,但出生几小时后胃液pH由6~8迅速降至1~3,约10天左右又逐渐回升到中性,随后由于胃酸分泌渐增,胃液pH渐降,直至2~3岁左右才稳定在成人水平。
青霉素吸收↑
弱酸性药物吸收↓
新生儿出生后胃蠕动无规律,胃排空时间延长至6~8小时。约经6~8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
01
胃排空时间延长→峰浓度↓(药物在肠道中吸收减少),
达峰时间↑
生物利用度↑(肠蠕动较慢)
02
胃排空时间延长
(3)胆汁合成速度较成人慢且含量少。
对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早产儿口服维生素E生物利用度减小,可能继发于胆汁酸和胰酶合成功能不足,随年龄增大,维生素E吸收增多。
(4)肠粘膜主动转运机制尚未充分发育
对主动吸收的药物如核黄素吸收受到限制。
(5)胃肠疾病状态 可恶化肠内情况,进一步减少药物吸收,如
脂肪泻的婴儿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
腹泻可减少某些药物吸收;
一些严重全身疾病可减少胃肠道血流量,进而减少药物吸收。
注射给药
2、注射给药
(1)静脉注射 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过低时,常选用静脉给药。
危重病人的可靠给药途径,尤其是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在复苏过程中短期内常有多种药物直接注入静脉。
静脉高渗药物(如10%葡萄糖液)有致高渗血症的危险。
-高渗血症可引起致命的颅内出血和坏死性肠炎;
-直接注入门静脉或脐静脉可致严重肝坏死;
-某些刺激性药物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肌内注射
吸收量决定于肌肉收缩力、局部血流量和肌肉大小。新生儿及婴儿肌肉尚未充分发育,血流少、活动弱→吸收缓慢,不规则。
应注意:
①脂溶性高的药物易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内,吸收较好;
②水溶性药物要注意,药物pKa值应接近生理的pH值,防止药物在注射部位发生沉淀,形成硬结;
③新生儿患外周血流灌注减少的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活动较差的新生儿,均可减少肌注时药物的吸收。
皮下注射-不适于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有限,药物容量过大时使流向皮肤的血流减少,药物的浓度或腐蚀性可能损害邻近组织,并且周围循环不良影响药物吸收。
皮肤粘膜给药
3、皮肤粘膜给药
易因药物吸收过量产生不良反应乃致严重中毒,特别是用药面积大、皮肤或粘膜有炎症或破损时。
一般认为新生儿、婴幼儿经皮吸收药物较成人快而强。
-皮肤嫩、角化层薄,药物易通过;
-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大(约为2倍)。
也应当注意皮肤粘膜接触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皮肤涂红汞可引起汞中毒;
阿托品滴眼时如不充分冲洗,可因鼻咽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
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在部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因萘经皮吸收,产生溶血性贫血和黄疸。

特殊人群的药理学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489238
  • 文件大小6.67 M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