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pdf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王欢
南京大学金融系,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本文尝试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采用协整检验估计我国泰勒规则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泰勒规则,协整检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受货币政策作用,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传统性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机制的重要内容。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央行可以直接影响并在短期内可
以量化度量,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和桥梁。
1996 年起,人民银行取消了信贷规模的控制,将货币供应量 M1、M2 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随着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际贸易的如火如荼,人民币外溢、地下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电子
货币的数量激增,这一系列因素大幅度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抗干扰性,严
重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功能和效果。甚至一部分学者提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
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符合中国客观实际。
泰勒(John Taylor)通过对 7 个工业国家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了一条央行如何基于目标实际
利率和目标通胀率对本国货币供求进行调控的货币政策规则,即泰勒规则。泰勒规展示了一个我国
货币政策前行的新方向,我们可以借鉴泰勒规则,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泰勒规则在
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尝试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估计我国泰勒规则的具体形式。

泰勒(1993)通过对 7 个工业国家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个简单极具理论意义的利率规则,其具
体形式如下:
*
irtt=+iπ +(πt- π )+ (1)
其中,i 为联邦基金利率,ri 为实际均衡利率,泰勒假定处在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的状态下,
通货膨胀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均衡联邦基金利率。根据美国的数据资料,泰勒设定为 2%。 π *为目标
通货膨胀率,( π - π *)是当前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的程度,根据美国的实际,泰勒设定这一调整
项的反应系数为 。ygap 为实际产出缺口,以(y-y*)/y*表示,y*为潜在产出。其调整系数也为

泰勒规则的理论意义:货币当局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缺口两个因素调节联邦基金利率。
具体理论意义有三点,一是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调高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实际均衡利率保持稳
定。二是盯住产出缺口,力争实际产出在短期内维持在潜在产出水平附

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 文件大小338 KB
  • 时间202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