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真爱不爱“不爱”中的真爱.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真爱不爱“不爱”中的真爱
作为胡适的学生,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师在红楼梦研究上的衣钵,而且在新诗创作上也紧随左右,从而和老师一起,成为早期白话诗主要的理论和实践者之一,这是中伯的愿你一诗,和胡适的“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皆经过告白来表现对恋人的爱,而且诗中全部含有正话反说的成份,即:明明一方深爱着另一方,也期望得到对方的爱,却有一方反劝另一方不要爱自己。经过对二者的对读,我们可能能发觉早期白话诗中表现的一些人生趣味和审美共通性,这对我们了解91年中国新诗的部分特质来说,也是不乏助益的。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哈佛大学留学归来的她,从美国带来了“自由”、“民主”、“科学”的当代文明火种,这也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理论资源和思想武器。能够说,胡合适时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前沿阵地,其思想的先锋性和超前性不言而喻。不过,尽管思想上极为先锋,但在个人婚姻上胡适却显得相对沉稳甚至有些保守,在当初不少新文化主将对自己的结发之妻纷纷做出调整和更换的时候,她和受“父母之命”而迎娶来的江冬秀之间的家庭组合却是固若堡垒、一以贯之的,这正如西去以后蒋介石给她撰写的挽联所赞:“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标兵,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应该说蒋所撰之联用来阐释胡适的一生还是较为贴合的。可能是老师在婚姻和家庭上的坚守无形之中感染了学生,俞平伯继胡适以后也成为了当代文人中在家庭组合上能够“从一而终”的典范。当1917年俞平伯刚满17岁之时,家中为她操办了婚事。新娘名叫许宝驯,时年21岁,是平伯母亲许之仙的侄女,字长环后改为莹环,晚年号为耐圃,浙江杭州人氏,是一个较有艺术素养的女性,能作诗、绘画,并善书法,还能弹琴、谱曲。俞许结合显然也是遵奉了父母之约,不过婚后夫妻俩感情深厚,不论欢乐和艰辛,一生全部相濡以沫。师生二人的婚姻观念如出一辙,自然会令后人通常发出赞佩和感叹之声。
  假如说胡、俞二人在婚姻上共同的“执着一念”还表现着五四时期一部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对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坚守,并不令人奇怪的话,那么,师生俩在爱情了解上的相同思绪和诗情表示上的相近策略,则显得更为耐人寻味。分别出自俞平伯和胡适之手的愿你和“应该”即为此方面的明证。
  两首诗从结构上说是一致的,全部是从“不爱”起笔,而由“要爱”收束。愿你中的头两行:“愿你不再爱我了,/愿你学着自爱罢。”,和“应该”的一开始:“她可能爱我,――可能还爱我,/但她总劝我莫再爱她。”,几乎能够说是同一意思的两种稍有差异的表示,这能够看作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在诗歌创作上的互文和对话,或说是学生对老师的有意模拟和试图超越。在意象的利用上,两首诗几乎全部只有直接的述说,而没有借助意象来传情达意,这既可视为两位诗人在爱情了解和表示上的坦诚和耿直使然,也可说是早期白话诗遵从“话怎么说,诗怎么写”的审美标准进行创作而造成的自然结果。那么,早期白话诗既然不借用意象来含蓄地、隐晦地表示情意,又怎样能将爱情所蕴藏的复杂、纷纭的内涵生动展示出来的。仔细分析这两首诗,我们不难发觉,二者是经过采取“文字的缴绕”这么的修辞手段来达成表示效果的。
  爱情内容尤其适合采取“文字的缴绕”,加之爱的情感表示需要表现出缠绵悱恻、百转千回的艺术效果,这就使“文字的缴绕”有了很好的用武之地。所谓“缴绕”,就

2021年真爱不爱“不爱”中的真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