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舌尖上的汪曾祺-团结报舌尖上的汪曾祺.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舌尖上的汪曾祺|团结报舌尖上的汪曾祺

   一   汪曾祺先生对吃是饶有爱好的。她生前编过的仅有的一本书知味集,就是有关吃。她亲自写了征稿小启,寄给好友。给这本文集写稿的有王蒙、王世襄、车辐、邓友梅、苏叔阳、吴祖光、林斤澜、铁凝、舒婷和新凤霞等四十八位作家。这本知味集由中外文化出版企业于一九九零年出版,只印了三千册。可老头子的征稿小启,真是下了功夫去写的:
  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的国家,文人很多全部爱吃,会吃,吃得很精;不仅会吃,而且善于谈吃。……现在把谈吃的文章集中成一本,想当有趣。凡不厌精细的作家,盍兴乎来,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或小市烹鲜,欣逢多年之故友;佛院烧笋,偶得半日之清闲。婉转亲切,意不在吃,而和吃相关者,何妨一记?作家中不乏烹调高手,卷袖入厨,嗟咄立办;颜色饶有画意,滋味别出酸咸;黄州猪肉、宋嫂鱼羹,不能望其项背。凡有独得之秘者,倘能公诸于世,传之久远则所望也。道路阻隔,无由面请,谨奉牍以闻,此启。
  在征稿小启以后,又写了足足有两千字的一篇后记,历数中国菜的渊源和历史,足可见她对吃的爱好。
  尤其是对于宋朝人的吃喝,汪老多有考证。她在给挚友朱德熙的信中说:“中国人的大吃大喝,红扒白炖,我以为是始于明朝,看宋朝人的食品,即皇上御宴,尽管音乐歌舞,排场很大,而供食则颇简单,也不过类似炒肝爆肚那样的小玩意。而明以前的人似乎还不忌生冷。食忌生冷,可能和明人的纵欲相关。”她自己还专门写了一篇宋朝人的吃喝的考证文章,从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苏东坡的“黄州好猪肉”,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所列的肴馔进行细细考证。汪曾祺认为,“宋朝人的吃喝比较简单而清淡”,还说宋朝的肴馔多是“快餐”,是现成的。中国古代人流行吃羹。“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水浒传中林冲的徒弟说自己“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汁水”,也就是羹。同时她还考证宋朝人就酒多用“鲜果”——梨、柿、炒栗子、蔗、柑等。
  其实,汪曾祺谈吃年头颇早,而不但仅是在晚年写出了部分谈吃的文章。翻开汪曾祺全集,“卷八”收有汪致朱德熙书信十八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所谈除民歌、昆虫、戏剧和语言学外,多为谈吃。在七十年代的一封信中,她教朱德熙做一个“金必度汤”,原料无非是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蘑和香肠等,可做工考究,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蘑和香肠全部要切成小丁,汤中竟然还要倒上一瓶牛奶,起锅以后还要撒上胡椒末,汪称之为西菜,我看可谓是“细菜”。
  有一个时期,汪天天做饭,她自己说:“近三个月来,我天天做一顿饭,手艺遂见长进。”她那道著名的菜:塞馅回锅油条,能够说是汪曾祺自己创造的唯一的一道菜。一九七七年她在给朱德熙的信中说,“我最近创造了一个吃食”,并具体列出此菜的做法:买油条两三根,劈开,切成一寸多长一段,于窟窿内塞入拌了剁碎榨菜的葱丝肉末,入油锅炸焦,极有味。汪自己形容为“嚼之声动十里人”。十年后的一九八七年汪曾祺写家常酒菜,在写了拌菠菜、拌萝卜丝、干丝、扦瓜皮、炒苞谷、松花蛋拌豆腐、芝麻酱拌腰片、拌里脊片以后,正式将此菜列入,并说:“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全部是馋人瞎捉摸出来的。”
  她的散文宋朝人的吃喝、葵、薤,在形成文章之前,全

2021年舌尖上的汪曾祺-团结报舌尖上的汪曾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4-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