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新乡市实验小学 田利敏
二实验赵天慈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从中也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在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出示体育课上做活动让学生排成一队去抢一个球公平吗?引出圆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这节课的新知引入,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零起点”, 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执教老师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单纯地把有关圆的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而是另辟蹊径,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画圆,了解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老师充分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因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环节, 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一般的关于圆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阶段,教师总会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习题,以巩固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应用中形成有关圆的知识和技能。老师并没有机械地进行所谓习题练习,而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
圆的认识听课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