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词汇化“宁可”的词汇化_1词汇化“宁可”的词汇化
在当代汉语中,“宁可”关键用来标识取舍句。当代汉语词典商务2021指出,“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的一面往往跟上文的‘和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1]932�综观“宁可”的历时发展,我们发觉,在历史上“宁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词汇化过程。详细来说,“宁可”的词汇化历经以下多个时期:“宁”的独用期――先秦;“宁可”的产生期――两汉、魏晋南北朝;“宁可”的初步发展期――隋唐、两宋;“宁可”的大发展期――元、明、清;“宁可”的繁荣期――现现代。本文拟对“宁可”的词汇化过程进行较为简略的描写和说明,同时对“宁可”词汇化的内部机制作一番解释,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一、“宁可”词汇化的过程
Hopper & Traugott1993认为,“词汇化”是指一个非词汇形式变成一个词汇单位的过程。��[2]134�这一过程有时经历较长的时间,比如本文所讨论的“宁可”,它的词汇化过程就很漫长。下文将分多个阶段,详细描述“宁可”词汇化的发展历程。
“宁”的独用期――先秦
语料调查显示�①,在本时期的文件中,取舍标识词“宁可”还未产生,标识该类取舍句通常见“宁”。如:
1和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
2和其失善,宁其利淫。左传
3王孙贾问曰:“和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论语
4和为人妻宁为夫子妾。庄子
5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讲矣。”战国策
6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晋矣。
左传
7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孟子
8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9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10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11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12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以上楚辞
考察以上用例后发觉,本阶段的取舍标识词“宁”关键和“和其”、“和”、“非”、“无”、“不”、“蔑”、“安”、“何”和“孰”等关联使用,另外,“宁”还可独用,如例12。
“宁可”的产生期――两汉、魏晋南北朝
在整个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可”类取舍句的标识任务关键由“宁”承当,而“宁可”的结合才刚刚开始,所以用例极少,在本文所调查的语料中仅发觉少数用例。如:
13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汉代乐府诗选
14为子孙,宁可有此。搜神记
1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本阶段的取舍标识词“宁可”关键是否定词语“不”等一起组配。需要指出,从汉代开始,表“莫非”义的副词“宁”和助动词“可”常常组合使用,并和取舍标识词“宁可”共现于历代文言当中,读文言时要注意区分,以免混同。如:
16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和太后家忤,宁可救邪?”史记
17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能够势夺乎!”史记
“宁可”的初步发展期――隋唐、两宋
本阶段“宁可”的使用频率有所提升,但标识该类取舍句的任务关键还由“宁”承当。本时期“宁可”所标识的取舍句还很有限。如:
18师对曰:“宁可永劫沉沦,终不求诸圣出离。”祖堂集
19师云:“宁可清贫长乐,不作浊富多忧。”祖堂集
20文成曰:“宁可且将朱唇饮酒,谁能逐你黑齿常之。”太平广记
本阶段的取舍标识词“宁可”常和表否定的词语“不”、“未”和疑问代词“谁”等关联使用。
“宁可”的大发展期――元、明、清
本阶段的特点是,“宁可”的使用频率得到了快速提升、并替代了“宁”的优势地位。另外,本时期“宁可”所标识的取舍句已很普遍。如:
21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水浒传
22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红楼梦
23宁可告了病出来,千万休要乱说。醒世姻缘传
24我是宁可失仪,不愿错步。
儿女英雄传
25俗语两句说得好:“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初刻拍案惊奇
26宁可再到店里柜上问问,千万不要误会!儿女英雄传
27但为人子的,宁可信其有,岂可信其无?醒世姻缘传
28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
三国演义
29宁可把二千货银全部使了,只要救得性命家去。金瓶梅
30有酒时,宁可零碎和她们吃。
醒世姻缘传
本阶段的取舍标识词“宁可”常和表否定的词语“不”、“休”、“别”、“不愿”、“不可”、“不要”、“不愿”等或表疑问的词语“岂”、“安”等关联使用。另外,本时期出现了“宁可”独用的例子,如例29、30。
“宁可”的繁荣期――现现代
本阶段的特点是,“宁可”的使用已基础替代“宁”,“宁
2021年词汇化“宁可”的词汇化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