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佛系” 正是日复一日的努力 | 原创
转载自 谢应敏 腾讯儒学
近期社会上非常流行一个词——“佛系”,尤其是 90 后的年轻人,
被称为“佛系青年”。
此“佛系”的含义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甚至号称看淡一切的
生活方式。在“佛系人生”火爆的同时,我们是否有从深层次去思索,
这种“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生态度真的很“佛
系”吗?
答 案 是 否 定 的 , 不 仅 是 说 这 种 吃 不 到 葡 萄 说 葡 萄 酸 的 态 度 不 是 “ 佛
系”,而且需要肯定的是,90 后的青年们并不是真正的“无欲无求”。
90 后 的 他们 , 在 面对 现 代 生活 所 给 予 的无 限 压 力之 时 , 他们 选 择 的
是正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边手捧着枸杞加红枣的保温杯,一边奋力地向前奔跑。大众眼中看
到的更多的是 90 后们的“努力就好”,却没能看到他们看似冷酷的
外表之下,藏着一颗炙热的心,他们对生活与工作有着自己更高的目
标,并努力为之践行着。
两千多年前烽火连绵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带着一众弟子游行于各
国之间,想要以儒家之仁礼,说服各方诸侯,使天下百姓免于遭受残
酷的战乱。
然而却屡屡碰壁,果真“累累如丧家之犬”。这日,行到渡口,使子
路问渡口边正在耕田的二位隐士长沮、桀溺,却遭到了他们的嘲讽,
且劝告孔子一行,不如归隐,天下如洪水般滔滔大乱,没有谁能够改
变得了。
孔夫子听说后,有些怅然若失,为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与自己一同前行
而叹惋。然而孔夫子同时又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
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正是天下庸庸无道,孔夫子才更加想要天下行仁道,才“知其不可而
为之”。真正的佛系,不是对各种挫折的无奈,不是满含消极的懈怠,
而是对人生信念的勇敢坚守。
仰叹“归去来兮”而不慕荣利的陶渊明,是另一种澄明洒脱的“佛系”。
他 已 过 不 惑 之 年 , 由 于 家 贫 而 不 得 已 在 亲 友 的 劝 告 下 出 来 做 彭 泽 县
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知陶渊明:“那是上面派来
真正的“佛系”-正是日复一日的努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