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飞越疯人院影评
南京某咖啡馆老板兼画家郭海平有一段时间对艺术很痴迷,日子过得颠三倒四:他人睡了她醒着,拿着画笔狂热作画,他人上班她却倒床睡了,一直睡到太阳下山。画得不顺畅的时候,她会摔东西,关着门大吼大叫。
邻居开始窃窃私语,看她的眼光,如同她已经疯掉。
郭海平却满不在意:“你们知道割掉耳朵的梵高,在精神病院自杀的蒙克吗?她们全部是大艺术家,画作惊世骇俗,我计划那样疯掉,还不够格呢。”
同时,郭海平也以为郁闷:“凭什么我的生活和你们不一样,就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就要被你们怜悯、俯视?”
于是,这个42岁的男人突做惊人之举,关掉咖啡馆,决定搬到精神病院去住。她想走近精神病人,探讨那个异乎常人的世界。她甚至想教她们画画,探讨天才和疯癫之间的距离。
带着画笔画架,背着被褥行李,郭海平来到了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却被拒之门外。哪有正常人要住精神病院的?
郭海平的执著顽强超乎大家想象,10个月后,她最终走进了那扇大门,领到了一套蓝条纹的病号服,住进了精神病院。
熟悉情况以后,郭海平在医院的支持下,创办了一间专门的艺术活动室。
第一天,活动室来了一百多号病人。面对油画、水彩、彩色铅笔、油画棒、陶土等艺术工具,有的病人转身就走,有的则拿拿捏捏,大感爱好。
郭海平激励病大家拿起画笔,随便画点什么。一个小伙子天天只画三幅小画,解释说:“我喜爱‘3’这个数字。‘3’很有灵魂,甚至很有激情!”另一位姑娘自从爱上绘画,就梳理好乱蓬蓬的头发,穿戴漂亮,神采奕奕地赴约似的来活动室。
就在这类人里,郭海平还发觉了两个大师级的人物。
一个叫张玉宝,32岁。她给自己的每幅画全部取了名字:怒吼、挣扎、分裂……挣扎的底色是刺眼的橘红色,无数粗大的黑点围绕着中间表情呆滞的人头,让人印象深刻。她画得随心所欲,却能轻易传达出情绪。
还有一个叫王军,不论画“第一次看见的火车”,还是“自家门前的三座大山”,全部是画俯视图。王军说:“从天上去看,火车和山,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此,郭海平目瞪口呆。她以后对记者说:“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真正自由。她爱画俯视图,因为她认为自己就在天上翱翔。”
这群绝大多数不曾有过绘画经验的病人,在三个月里,共完成了三百多幅作品。这些作品让医生护士们叹为观止。郭海平最终离开精神病院时
2021年飞越疯人院飞越疯人院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