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九上·昭平期中) 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B . 只发生化学变化 C .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 . 生成两种新物质 2. (2分) (2017九上·宜兴月考)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B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在101kPa时,-218℃液态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3. (2分) (2020九上·合山月考)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 (2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 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 . 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 C . 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 . 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5. (2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碘酒 B . 黄铜 C . 氧气 D . 石油 6. (2分) (2016九上·秀洲月考)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溴化钠 BrNa B . 氧化钠 Na2O C . 碳酸钠 NaCO3 D . 氢氧化钙 CaOH2 7. (2分) (2020·岳阳)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绘制的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各点对应物质正确的是( ) A . SO2 B . SO3 C . H2SO4 D . Na2SO4 8. (2分) (2017九上·定陶期末)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9. (2分) 有关CO2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 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 . 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CO2的水溶液显酸性 D . 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 10. (2分) (2019·碑林模拟) 将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对应浓度的盐酸中,反应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实验中,a曲线所用盐酸浓度最小 B . 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 . 当加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主要是Na+ Cl- H+ OH- D . 当溶液pH=7时,a、b、c曲线中分别加入的溶液体积相同 11. (2分) (2017·奉贤模拟) 甲( )和乙( )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2:1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化 D . 反应生成了二种物质 12. (2分) (2017九上·兴化月考) 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 . 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 . 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D . 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13. (2分) (2016九上·路南期中) 下列关于2H2+O2 2H2O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B . 表示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