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扩散

受体
大气扩散
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
大气科学
大气物理、化学……
大气气象学……
污染气象学……
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
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大气圈垂直结构
大气圈垂直结构
Ozone layer
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最贴近地面、密度最大的一层)、平流层(较高的、气体组成相同但密度较小的气层)以及电离层(由已电离的气体组成)
大气圈垂直结构
对流层(~10km左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强烈对流作用
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
大气边界层-对流层下层1~2km,地面阻滞和摩擦 作用明显
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以上,地面摩擦可以忽略
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
大气圈垂直结构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
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对流运动强烈
大气圈垂直结构
暖层(中间层顶~8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
散逸层(暖层以上)
气温很高,空气稀薄
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
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大气气压场分布
纬度
大气水汽分布
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
天气预报中:、百叶箱内气温。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 文件大小1.37 MB
  • 时间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