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报告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新开发的专业,通过不断探索,依托企业开发优质课程,改革了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教学资源。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材料检测、结构检测、岩土工程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和工程质量控制的高技能性的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理论以使用、够用为度
课程内容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也是能否突出高职特色的核心问题,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必需、够用”为度,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束缚,对基础理论课进行深化改革。从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出发,加大力度对现有课程进行合、分、增、删及优化整合。
在整合专业教学内容时,以就业为导向,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坚持够用的原则,既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压缩不必要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专业课,根据现场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分析、提炼、综合后,确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和综合性的课程,注重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生产现场中顶班顶岗、实际操作,加强学生操作能力,使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在岗位和技能分析基础上,把基础的、共性的知识编写成专业理论课教材,把特殊的、应用性强的知识与技能整合为专向理论与实训模块。
改革后的课程,总体上分为四大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理论课模块、专项理论与实训模块。
《建筑制图》和《房屋建筑学》两门课程整合为《建筑识图与构造》课,整合后的课程删减制图中画法几何的内容,重点放在对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上,将建筑制图识读与房屋构造内容柔和一起,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一门系统学科。《无损检测》和《电测技术》整合成《无损检测与电测技术》,打破了课程独立性,突出了课程系统性,有利于采用项目教学。《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桩基工程检测》和《工程质量评定》整合成《工程质量检测与质量评定》,,课程内容相互铺垫、渗透,学以致用,避免了课程内容单一性,使整个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
二、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技能为重点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双证书”和企业需求,增加证书课程及企业关注的课程,强化实训环节,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加大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的力度,转变盲目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传统做法。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专业改革的关键,专业建设的好与坏,取决于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慎之又慎,首先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听取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认真分析,科学归纳,利用“导向归纳法”,确立了以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改革的主线,课程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职业素质、文化积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了“涵养”、“能力”和“创新”的精髓。
三、依托企业,共同开发优质课程,力求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为了与课程体系改革保持一致,课程内容进行重大革新。土木工程检测专业属于目录外专业,设置的课程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的,各出版社都没有这类教材,于是与企业单位联手,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课程开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与青岛市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济南市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共同开发了
《无损检测与电测技术》;与山东省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