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民俗文化
张梦雪
高小琴
王昊楠
连华艳
宋昊阳
王瑛
壹
山西
贰
云南
章
先人神力绝技,
鬼斧神工天姿。
秉承祖先智慧,
传播华夏文明。
晉
章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成员分布
晋中
朔州
临汾
山西成员分布
长治
晋城
怀仁旺火是山西省怀仁县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很久以前,怀仁有种不良习惯,爱把田间的荒草,桔杆或鸡毛,蒜皮等就地焚烧,烟气冲天,炝了玉宇天宫,玉皇大帝大怒,下令要在正月十五晚火烧怀仁。一位天将于心不忍,便私正下凡,告知了百姓。于是百姓在正月十五晚上垒旺火,点火堆,扎花灯,放鞭炮,扮成各种角色围着火堆又唱又跳,深夜,玉帝打开南天门一看,只见怀仁地面上火光一片,男女老少被大火烧得“狂奔乱跳”,便不再追究此事,怀仁人侥幸逃过一难。怀仁旺火寄寓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和追求。
朔州
静升民间独龙杆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之东,东傍绵山,西临汾水,国家AAA级景区王家大院坐落于其中,纵横交错的九沟十八巷及五里长街构成了其独特的民居建筑艺术,它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艺镇。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静升民间独龙杆历史悠久,至今已盛行130余年。独龙杆很早以前是为驱邪而做的原始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戏剧性的民间表演,目前是传统社火活动项目。独龙杆用一根长约5米的木杆,两人抬两端,一人坐中间,抬杆的人随着民间吹打乐的旋律,踩着鼓点一步一颠,坐在杆上的演员随着木杆起伏做各种表演。独龙杆的主要作品有《七品芝麻官》等。独龙杆讲求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有趣,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表演者在渲染气氛的同时还可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
晋中
常青双人高跷
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汉魏时期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称“高跷”。灵石常青双人高跷是清末民初山东聊城移民到常青落户传入并盛行,由民间的节庆、聚会时人们自娱自乐逐渐演变而成。此表演项目为6人一组,4人脚踩高跷,,1人脚踏横杆中间悬于空中,中间又一踩高跷者双手紧护上面表演者的双腿,其他2人分别在地面对表演者实施保护。表演者随着古朴的韵律、明快的节奏在行进中边走边舞,步子变换为走八字。既有文艺表演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又有杂技表演的难度和惊险。 常青双人高跷表演时讲求团队协作和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人们聚会、社火等活动中,一种主要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汉族民俗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汉族传统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临汾
民俗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