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的特点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
1、即时性
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海量性,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
4、互动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
5、多媒体性
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
网络媒体既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又兼具小(窄)众化、分众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正把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体现了媒体变革最明显的特征。
二、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讲授者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的内容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被动”接受,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或应用。
2)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内化之前,要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发现,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1)意义学习:用符号、文字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实质性:虽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知识,但是它代表的意义是不变的。如等边三角形,可说成“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等。
非人为:联系是内在的,而不是任意的。如掌握了边、角概念之后,再学会了等边三角形概念,就会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相等的。这种联系是必然的,不是人为的。
机械学习: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课堂上进行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内容的含义。
三、网络学习
所谓网络学习,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
。
。
。
四·网络学习优缺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上述观点。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这种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的
网络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