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兴仁县高山有机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一、总则(一)规划背景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兴安兴”半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并根据区域经济、资源稟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黔西南州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流向及主要功能特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提出了“兴兴贞安城镇群”的发展布局。在工业化促进下的城市化发展浪潮中,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 100 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不断将投资、土地、装备、资金、科技、信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使之成为贵州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先进科技转化的中心区、现代山地农业的样板区、生态绿色农产品和观光休闲的目的地。从黔西南州来看,目前发展休闲农业条件最为成熟的区域是依托万峰林和马岭河峡谷; 环万峰林- 马岭河峡谷“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各区县城市周边乡镇。尤其是环万峰林- 马岭河峡谷“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如果能够在万峰林- 马岭河环线建设一些高品位的休闲观光农业,不仅能丰富万峰林、马岭河旅游的内容,而且能够让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享受返璞归真的山水田园风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以种养业为 1 主的产业结构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近年来,兴仁县全面推进“一米三叶两果一园”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建成“七大产业带”,重点打造薏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放马坪生态畜牧旅游观光示范园、屯脚特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示范园、城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园、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六大产业园”建设,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因此,兴仁县将依托茶叶产业发展优势,规划建设“高山生态有机茶园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按照立体发展和整村、整乡、数乡、整县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整合部门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加强茶园标准园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冷藏保鲜和加工链建设,构建“产-加-销”、“贸- 工-农”一体化的“兴仁高山生态有机茶现代高效示范园区”。 1 、县域基本情况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全县方公里,辖 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162 个村, 2280 个村民组, 居住有汉、布依、苗、回等 16个民族,,总人口 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23%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94%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兴仁县民风淳朴,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商城”, 2 而今,又因丰富的黄金、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金都”。全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煤、锑、汞、铊、硫磺、石灰石、重晶石等,其中煤的远景储量超过 45 亿吨,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全县耕地面积 93万亩,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 2012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其中:种植业产值 亿元,林业产值 亿元、畜牧业产值 亿元、渔业产值 亿元。财政总收入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964 元。粮食总产量 万吨,从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 公斤。兴仁交通区位突出。历史上的兴仁,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商贸活跃,被誉为滇、桂、黔三地交界的“旱码头”。改革开放以来,兴仁交通得到快速发展, 309 省道、 313 省道、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晴(隆)兴(义)和惠(水)兴(仁)高速公路、正在规划的贵阳至兴义铁路贯穿全境,使兴仁成为是黔西南州重要的的交通枢纽,县境距南昆铁路兴义站 42 公里、郑屯站 51 公里、贞丰白层港 56 公里、南盘江水运码头 70公里、兴义机场 50公里,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兴仁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风光秀丽,有碧草万顷的放马坪草场、有波光粼粼的东湖公园、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有气势磅礴的马宝树瀑布群、有四季皆绿的三道沟万亩竹海、有气宇轩昂的真武山 3 楼阁、有古木丛中的剑平池公园, 还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交乐汉墓群等景区充满情趣和魅力、富含历史底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以种养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科技化
项目书--黔西南州兴仁县高山有机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