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文化方面
。召开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培训会,14个乡镇分管领导、综合文化站站长、文物网格员代表、 三区 文化人才、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负责人、乡村文艺队伍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参加培训。报送《杏则村打造田园式阅读空间》《杏则村打造分布式露天小舞台》《土沃村创新非遗传承模式》《交口村打造 文化+文物+旅游 新模式》《传统庙宇变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个示范区创建创新案例。协助省厅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丰富文艺作品。深入全县乡镇,规范、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丰富文艺作品,创作了歌曲《喜气洋洋》、音乐快板《奋进新时代》、歌舞《锦绣飞旋》、情景剧《扶贫路上》和MV《之恋》。建成 树理云 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包括读者指南、讲座、展览、活动、公告通知、数字资源、数字图书、志愿服务八大板块,共有数字资源20TB,其中电子书5万册共10TB。数字文化馆包括精彩资讯、文化品牌、文化直播、业内培训、数字展厅、惠民院线、文化志愿、非遗传承八项功能。
。对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免费开放等情况进行整改提升。重点打造我县在太行一号公路沿线点位 杏则村、下沃泉村、土沃村、交口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合理设置并精心打造与周边环境匹配,便于村民和游客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文旅元素深度融合。
。成功申报2020年度省群众文化惠民项目4项。其中,省群众文化服务品牌1个、省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35支、省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7个、省乡村文化带头人35个。开展县2020年 非遗 、戏曲、图书流动服务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小学、学校、二中、城镇初中、中学。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暨文化文明志愿服务文艺、图书进校园、进幸福大院、进景区、进农村、进警营、进机关、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站 十进 活动。开展免费送戏下乡140场,免费送电影下乡1532场。召开文化人才工作培训两场,14个乡镇文化分管领导、综合文化站站长、文物网格员代表、 三区 文化人才、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负责人、乡村文艺队伍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等3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开展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
(二)旅游方面
。实施了A级景区免门票、旅游住宿优惠、报销抵晋当日高速公路过路费和旅行社返点等逆周期调节政策,实现了游客翻番,旅游业迅速回暖的预期目标。3月1日至11月31日,我县酒店核销消费券数量184张,核销消费券金额5960元,发票总金额43709元,游客总人数226人,过路费车辆数69辆,。
。加强历山景区、柳氏民居、湘峪古堡三个A级龙头景区建设,打造旅游核心品牌。历山加速推进与高新普惠对接,普惠旅游已提出转让股份意愿,历山景区已协调县文旅公司暂时接手运营,待高新普惠公司自身审计、股份改革完成后,再根据县政府安排对接历山景区的股份转让工作,目前景区经营状况良好。委托审计核算、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三家公司对大唐文兴公司和柳氏实业公司完成资产评估,为下一步股权整合奠定了基础。湘峪古堡招商引资工作持续进行,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投资规划召开汇报会,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部门领导听取了湘峪古堡下一步开发思路。湘峪古堡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大景区总体规划和核心景区详规》已完成,按照 基础设施建设和业态招商同步推进 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完善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搭建形成森林公园营运框架,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必要条件。
。县旅游集散中心已完成可研、立项、选址。10座旅游厕所已全部完工,其中3A级3座,2A级4座,A级3座。
。围绕 待开发的处女地 中原大地后花园 健康养老长寿乡 三大主题,成功在郑州、博爱、济源三个地市举办 清凉太行如画 中原城市群旅游推介会,全县3A级以上景区及县农林投公司对我县优势文旅资源和产品进行了全面展示和推介,参与人数2000余人,签约游客约30万人次。
。乡村旅游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两手抓,游客接待量远超去年同期。杏则村、豆庄村成功申报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