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环境
深圳市田东中学 龚小华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因心理健康原因而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逃学上网,沉迷暴力游戏,早恋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缺少意志、毅力。 有的同学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心理承受能力弱, 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因此,如果中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必将会严重影响他的健康成长。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帮助教育这样的孩子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谈两方面体会:
第一,教师要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学习,进而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人的情感并非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总是由一定刺激情境引发的, 列宁指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老师正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批评一些学生, 在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事情的原由和经过,不要用( 放大镜) 去看待学生的过错,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要用恶毒的言语伤害学生的自尊,要像母亲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严厉中渗透着慈爱, 更不要把上节课的错误带到下节课,否则师生间会产生距离感。记得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在上课快要结束时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 老师很生气,没有问明什么原因就严厉地批评了这名学生,正当老师批评之际,放学的铃声响了。 第二天,这位老师上课时又想起了昨天的事情,于是又把这名同学叫了起来,经过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老师似乎得到了满足,而这名同学的学习情绪却荡然无存,那节课老师讲的是什么,他一点也没听进去,还在心底对老师产生了恨。其他同学的学习情绪也( 空前失落),当然这节课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名老师的失误就在于她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环境
, 她应该在上课时暂时忘掉这名学生昨天的过错,以愉快的心情去讲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思维的火苗在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尽情地舞动,而决不是在压抑的环境中去冻结它。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心理环境中主动学习。
第二,教师要对学生有颗爱心,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能唤起学生的进取心。
老师对学生要信任不要歧视,要关心不要冷漠,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差的、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励、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给予他们以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因为对学生的真诚是联结师生情感最强有力的纽带。我原来担任班主任时班上一名叫邓佳丽的同学,经过师生接触发现她越来越感到学习没劲头了, 这种意识让她在临近毕业的这一年感到恐慌,她害怕考不上高中,却没有因害怕考不上而产生一点动力,相反,她对书本的无比厌恶使她已经逃学两次,迟到无数次, 作业不上交是常事,检测不合格也没有羞耻感,她说,惟一让她来学校的理由是与同学们聚一聚,说说话,只要一上课就有想逃学的感觉。了解了问题的症结,我就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理,逐渐引导她回忆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经过,我问:“发现自己没有学习劲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说:“一年级上学期,那个时候,我还能强迫自己学习,可是越强迫越抵触。”我又引导说:“你能回忆出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她很快说出了三件事:1、换掉了她喜爱的
优化心理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