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正负数 (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邵阳县五峰铺镇中心完小 杨学平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一课,负数的学习是在学生在掌握了正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今后所学习的有理数的知识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负数的形成过程,并能利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负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感受负数在实际生活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时立足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立足体现这一理念,例如:供助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海拔和前进后退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当我们有一个标准的量时,正反的两个数我们就可以一个正数,一下负数,引入负数。
又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是负数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还有就是给出学生一个—2,让学生借助生活事例谈谈—2的意义,感受同一个负数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亲身体验数学过程。
心理学家:“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去发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来丰富感性认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
例如,在借助温度计来认识负数这一环节,学生利用原有认知,先确定0的位置。然后在温度计上表示—15度,通过观察、比较哪个温度更冷。
又如:在学生已经能准确读出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抢答环节,25怎么读?此环节,立刻把学生的积极性推到了高潮,出现了不同读法,顺势引导学生讨论25是正数还是负数。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孩子获得新知识。
3、精练教师语言,恰当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仇黎枢园微纸著巨腮珊溃栅缸掘床耙漠傈禾锭证欣滴暇妖

正负数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