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可以小说中的比喻探析
盛可以正在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我想,这股“盛可以旋风”,除了其小说内容上的震撼力之外,还来源于小说的语言艺术。盛可以在2003年获得“最具潜力新人奖”,语言的尖锐而富于个性,是她的获奖理由之一。读盛可以的小说,非常惊讶其运用语言的精美与老练,大量比喻的运用构成其小说一个闪光的亮点。无处不在的比喻,带着生活的质感,飞动着作者的想象,展示着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盛可以自己说过,“我的小说中有许多比喻。运用精确形象的比喻,也能使语言站起来”。
一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中外文学家都非常注意使用比喻,立象以尽意。擅长比喻的钱钟书认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部合,不能比;两者全部分,无需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比喻就愈新颖”。盛可以小说中的比喻之所以精彩与灵动、新颖而独特,就在于取譬之远之奇。比喻的恰贴使作者对气氛环境的渲染,对人物肖像的勾勒,对人物心情的揣度,对事物特征的描绘,无不具体而生动。
《快感》中,“我”走在陌生的小街上,“炊烟像戏子的锦缎长袖抛向空中,煎饼、烤鸡、卤肉混合的热气腾腾的香味勾引胃部犯酸,永远热烈的浓香就像妓女腥红的嘴无止境地挑逗”。这里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以具象比具象,抓住两个事物的形似,诉诸视觉形象,炊烟在上升的过程中袅袅娜娜、弯弯曲曲、轻盈渺茫,而戏子的锦缎长袖上甩的时候,同样具有这个特点,作者把真切的感觉锁定在瞬间的联想,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力。第二个比喻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香味,利用通感,把属于嗅觉的感受,诉诸视觉形象,香味的诱人程度很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切合要展开的情欲故事,喻体的使用透出暗含的腻味与烦躁之情。《水乳》一开篇,“太阳,又矮下去了……她看见前面那栋八层居民楼,几秒钟前还像冰山一角,顶层部分漂浮在阴影之上,被夕阳涂得一片金黄,转眼间,就全部沉没在阴影里了。窗外的千百种噪音,也似乎被捂在棉被里面,随着暮色的浓厚,嗡嗡嗡嗡地衰弱与朦胧起米,从劳作的房子里释放出来的人们,正经过街道这条拥挤的河流,纷纷向自己的家里流淌”。作者对黄昏景物的描绘,极其细腻精微,多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都有着恰贴的关联,使联想距离之远,得到完美的弥合,一般描摹景物很容易静态化,而作者却利用独具个性的动态表现,渲染各种内心感受。除了写景,给人物绘形,作者的比喻也非常奇特,《
turn on》中,“我瘦得像条饥饿的狗,肋骨顶着皮囊,立刻让人想到悬挂的狗排,胸部以下,肋骨呈八字形,搭成伞一样的阴蓬,胃部凹陷,前背贴着后背,像炒锅。我抽烟。我抽烟时那面炒锅一鼓一瘪,就像蛤蟆的腮,蛤蟆张着两只乳房样的眼睛,漠然的思考什么。”在这一组比喻中,作者以物喻人,通过逼真地摹形,把一个人消瘦的状态、程度,生动地展现出来,并以比喻为表象,透过语言的所指,指向深层的内涵。
作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表象语言,盛可以小说具体的描摹是如此之美,抽象的叙述也能淋漓尽致。《水乳》中,佐依娜来到情人何波的老家,对何波的母亲和女儿的不适应使她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捱到新年的钟声敲响,仿佛是解放区吹响胜利的号角,监狱的闸门向囚犯敞开,马厩的栏杆倒塌
盛可以小说中的比喻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