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摘要】目的建立金线莲快繁体系。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茎段不同部位、培养基、激素、有机物和活性炭对不定芽增殖、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并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外植体以不含顶芽和长根的中间段茎节为好;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MS (或 B5 ) + mg/L + ~ mg/L ,两个月增殖倍数达 以上;壮苗最适培养基为 1/2MS + mg/L + 6-BA mg/L +香蕉提取物 20% ( 或椰子汁 20% ); 试管苗移栽适宜的基质为菜园土 1 份+ 2~ 3 mm 粗砂 2份(或1份) +木屑 1份(或2份),3 个月成活率均达 100% ,且生长良好。结论采用上述方法,能实现金线莲幼苗的快速繁殖。【关键词】金线莲; 快速繁殖; 增殖; 生长; 移栽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 wall. ) lindl 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 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线虎头蕉等, 是我国传统珍贵药材, 素有“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 在民间应用范围较广, 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和强身健体、病后体虚恢复等方面, 在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珍稀名贵药材, 特别在台湾省更是备受青睐, 被称为“药中之王”[1,2]。金线莲种子微小, 由未成熟的胚及数层种皮细胞构成, 自然萌发率和繁殖率低, 目前市场上货源主要来自于野生采挖, 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年来, 随着对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 对金线莲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其市场货源紧缺的状况更为严峻,野生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性采挖,以致于处于濒临灭绝之地。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解决金线莲种苗来源,加快人工栽培, 以保护金线莲野生资源、稳定市场供应。现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为浙江金线莲野生种源,其它实验为继代培养的不定芽及无根幼苗茎段。 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去叶后放入低浓度的洗衣粉水中漂洗 3~ 5 min ,然后用流水冲洗 30 min 。在超静工作台前,用 75% 酒精湿润 5~ 6s, 放入 % 的 HgC l 溶液灭菌 12~ 13 min ,用无菌水冲洗 5~ 6 次。将消毒好的茎按上段(具茎尖)、中段和下段( 匍匐茎段) 切成长约 ~ 2 cm , 带有 1~ 2 个节间的小段, 分别接种于 MS+6 - BA mg/L +NAA mg/L 培养基上, ,蔗糖 % ,琼脂 % 。培养条件为:温度(25 ± 2) ℃,光照时间 12 h/d ,光照强度 1 500 ~ 2 000 lx。 不定芽诱导 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培养基选用 MS ( Murashige-Skoog )[ 3], 1/2MS ( 大量元素减半, 其他成分不变), VW(Vacin & Went) , B5 ( · Miller & Ojima )和 KC(Knudson C)等 5 种,分别添加 6- BA , NAA mg/L 。
金线莲组培快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