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检验制度】 检验制度
收割机检验细则
组装前检验
1) 原材料检验:
1、所有的原材料的入库必须有配套的化验单或质保单。
2、所有的原材料都要求进行取样化验,要符合化验单要求。
3、原材料的外型尺寸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4、对原材料的数量及重量进行清点及验收。
2) 自制零部件的检验:
1、所有的零件的材质要求符合图纸的要求,并对外型尺寸进行抽查。
2、所有零件的加工尺寸要达到图纸规定的范围。
3、所有的未注公差要求的尺寸按IT14级公差进行控制。
4、所有的零件加工都要求去除毛刺与锐角。
5、所有的基孔制尺寸在加工中只允许偏大,公差带取H14级。
6、所有的基轴制尺寸在加工中只允许偏小,公差带取h14级。
7、零件进行热处理后必须达到图纸规定的要求。
3)外协件检验
1、外协件抽样以该批次总数量的10%、但不低于5件。如果检测样件全部检测项目(质量特性)均合格,则判定该
批为合格批。
2、如果检测样件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检测项目(质量特性)不符合。则应对整批产品该检测项目(质量特性)全数(100%)的检验,剔除所有不合格品,剔除不合格品后的完工批判定为合格批,并在检验卡上记录。
3、检验内容和项目
a) 检验加工后的几何尺寸;
b) 检验形状和位臵误差;
c) 检验加工面的粗糙度;
d) 检验外观,对零件的倒角、毛刺、磕碰、划伤应予以特别注意。
e) 检查应有的标识是否齐全、正确,有无漏序、跳序的现象存在,在批量的外协件中,有无尚未完工或不同规格的零件混入,并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提出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建议。
图纸无公差要求时
A 、下料:剪板机下料允许误差不超过±1mm ,要求在剪板过程中做到:首检及每块板料首检, ,要求剪完一块板料中有3-5次抽检;剪板过程中要注意下料的角度,对角线检查误差不超过宽度的1mm ;注意零件的毛刺,如果毛刺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告知车间技术员调整机器的刀片
间隙或磨刀片;(不影响装配的前提下)
B 、锯管下料:后续需加工件需预留1-2mm 加工余量,后续无需加工的要求误差不超过± 。角度误差不超过
±2°;(不影响装配的前提下)
C 、冲压要求首检,检查模具是否符合,冲压过程中应检查模具的定位是否移位,是否变形,冲压件不得有毛边,有上述等问题时操作员应及时告知车间技术员调整模具或修模;(不影响装配的前提下)
D 、折弯机折板允许误差不超过± ,角度不超过±2°,操作时装配体用装配件直接检测。(不影响装配的前提下)
部件检验:
一、割台部件:
1、割台搅龙:
①、割台搅龙叶片与筒体焊接时,要保持螺旋叶片间距
400±10mm ,叶片内缘要求与筒体焊合,。焊后叶片不允许有严重扭曲、变形,各 加强筋要分布均匀。搅龙叶片外缘不允许有毛刺,以免产生翻草现象。
②、各端盘与筒体的装配要求连接牢固、可靠,不允许
有松动现象。
③、搅龙装配时,各转动部件,轴承均要求注满润滑油。
粉未冶金套装配前须清洗,用机油浸1小时后再进行装配,零件要进行清洗。
④、在割台机架上装配后,割台搅龙左右二端必须处于水
平状态。搅龙叶片外缘此时同割台的底板的间隙控制在12~。搅龙叶片外缘与后侧板的最小间隙: 为12-. 。
⑤、割台搅龙处于水平状态时,调整偏心块时注意,当伸
缩拔指同割台底板处于垂直的状态,伸缩拔指同割台底板的最小间隙要求控制10~15mm的范围内。
⑥、搅龙安装后须旋转自如,不得有卡死、摩擦、松紧不
匀等现象,搅龙左端要求能上下浮动。
⑦、所有零件装配时,必须同图纸符合,不允许有错装、
漏装的现象。
⑧、所有的紧固件要求紧固到位,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⑨、挡草圈的安状要求按零件内半径为标准进行配装,
但不允许影响割台搅龙的转动与浮动。
⑩、伸缩拔指套必须采用φ5开口销,装配后要检查,以
免拔指调试时出现故障。
2、割台传动
①、割台传动轴装配后应旋转自如,两端轴承必须注满黄
油,装配后不允许有轴向窜动现象。
②、摆杆、小连杆等球铰间隙要求适中,即上下不能拉动,
但左右必须可摆动。装配时要先拧紧,再倒退一小格用开口销进行固定。
③、长连杆、摆杆、滑块等运转部位不准有漏注润滑油现
象,转动曲柄,不得有卡滞、存在死点等现象。 ④、摆杆安装时,摆杆轴同动刀杆的前后、左右方向应保
持垂直。不垂直时要求采用调整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摆杆的高低位臵,销轴、 。
⑤、摆杆的固定要求采用高强度螺栓,并达到规定的扭
矩要求。
⑥
【收割机检验制度】 检验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