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甲子岁月_一条街道的甲子岁月甲子岁月_一条街道的甲子岁月
这儿是中国商业格局改变的显示地;这儿是中国人经济生活发展的缩影;这儿还有没有数的小说…… 暑热减退的北京9月天气,在工地包围着的王府井大街,能让人透过秋的气息嗅出改变的味道。在长安街和王府井南口交叉的东北角,“北京饭店二期”建筑主体已基础完成,尽管面前立着高大的施工围栏,不过橘黄的鲜艳外立面已透露出了时尚的感觉,使人不免产生走进去的冲动。
60年,一条街引领一个时代
1950年6月,为迎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林荫大道”工程在北京城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此时,一幅有关“中国城市商业怎样建设”的计划蓝图也慢慢展开。
北京市政府做了一次计划,原北京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光器翻开城建档案,指向1949年苏联教授设计的北京行政建筑设计图。其中,教授提出,利用王府井的特殊历史地位,将新中国的商业中心放在王府井。
王府井的蓝图就这么绘定。
就这么,围绕着“中国商业中心”的计划,1951年,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工艺品美术商店等等在教授提议的空地上一一开工。
1955年到城市计划委员会工作的赵知敬回想,那时,新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计划专业。于是决定邀请苏联教授来做具体计划。“我们当初就听苏联教授讲课,天天看苏联的教科书。”在“苏联教授结合娃娃兵”的模式下,完成了1958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计划初步方案。
伴随国庆10周年,完成了王府井从计划草图走向现实的转变。一条以商业形象著名世界的大街,今后诞生。
即使只有10多米宽,两车交会时全部要小心翼翼,但正是这条不起眼的路见证了中国商业的成长。
在这以后的岁月,作为中国商业主动脉,王府井是日进斗金的寸土寸金之地。伴随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北京的商业格局悄然发生了改变,王府井的商业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家旅游、购物全部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周围的多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大家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
先发优势已不显著,单一业态的尴尬让王府井面临着严峻的升级、改造问题。
1999年9月,历经8年脱胎换骨的改造,王府井大街好像一只金凤凰在万盏明灯簇拥的火焰中重生了。
新的王府井大街路面被拓宽了两倍,变成了一条宽广漂亮的步行街。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通常,从早到晚,天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用户多达百万人次。从中低端的工美,到中高端的东方新天地、新东安市场、王府井百货、丹耀大厦,再到未来的北京饭店、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等高端商业,能够说王府井的商业档次和业态结构定在全客层。现在,它和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国际地位更是日益提升。
60年,从“国营企业”到上市企业
王府井大街造就了新中国最初的“商帮”,她们经历的60年的风雨是中国商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个体到集群式的成长发展史。
“王府井百货大楼”能够说是王府井很多商家兴衰荣枯的经典代表了,它的变迁折射出一个传统国有商业企业转型提升的裂变过程。
1955年9月25日,北京市百货大楼在王府井落成,成为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商场。这座有“新中国第一店”之称的国营百货商店成了王府井大街的新景观。时代就这么被凝缩在建筑中,鲜明地凸显了出来。
在漫长的计划经济年代,百货大楼依靠在商业中的特殊历史地位,所经营的商品品种是最齐全的,成为了中国商业“窗口”的“窗口”。
伴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百货大楼商务部部长李奎旭,在百货大楼建立早期只是一名一般的售货员。现在,年过半百的李奎旭依稀记得百货大楼那曾经辉煌的岁月。
“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北京市就作出了要求,要对北京市的商业进行发展,这么就决定在这儿建立一个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因为是第一家国有大型的百货商场,因此百姓对它的期望值很高。当初百姓到百货大楼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线。百货大楼开业之初因为天天这么人满为患,售货员到点根本没法下班,就是关不上门,以后把公休日全部取消了,而且又数次地增加售货员。刚开始开业的时候,它的商品达成了1万4千种,当初在我们我国也是极少有的。那个时候百货大楼在没开业之前,在筹货的过程当中,全国有一句话,有商品先给大楼,先支援大楼,因为大楼是首全部开的第一家大型国有商店。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百货大楼的商品达成了2万多,从销售上来说,百货大楼的年销售达成了几千万元,到了1959年,也就是国庆10周年的时候,百货大楼的销售达成了9千万元,迫近亿元大关了,这在当初来说很了不得的一个成就。”
北京当初有四大百货企业,有批发权,所谓有批发权,就是其它的小的商店可能全部是从这四大百货企业进货,当初王府井就占了两个,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外地的游客,外地的用户到北京来,全部要到王
2021年甲子岁月 一条街道的甲子岁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