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长度单位的选择教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章长度单位第4节人教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 4 节
第一章 长度单位
第 4 节—长度单位的选择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 7 页,长度单位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 难点 / 考点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考点分析: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通过
读题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旗杆高是 13 厘米还是 13 米。”接着进行分析,运用自己熟

人教版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 4 节
悉的一定长度去估测,如:通过 1 厘米的长度推测出 13 厘米的大约长度,判断出旗杆不可能
是 13 厘米;再如:通过一个学生的身高有 1 米多,只在旗杆的下面,一根旗杆大约有 10 个小
朋友那么高,判断出应该是 13 米,而不是 13 厘米 ,,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其他长度
作为标准,判断旗杆的高度,这样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思想上的渗透。反思与回顾环节,
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标准, 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验证: 我们熟悉的铅笔的
长度都超过了 13 厘米,那么旗杆的高度应该就是 13 米。
教材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 学习测量
长度的方法, 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 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 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
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数);难点是估测物体长度,培养
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会根据物体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情分析:
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
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
认识这些长度单位。
5 专家建议
1 .注意让学生

长度单位的选择教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章长度单位第4节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122 KB
  • 时间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