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微博之见微知著
本期“读编往来”,CHIP选择了“微博”这么一个话题,试图探寻微博是否或怎样正在给读者带来思索和迷惑。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微博出现之前,我们从未找到过一个方法或技术手段,让民众的“见微知著”来得如此赤裸和快意,几乎没有了技术门槛和物理障碍。截至5月底,仅新浪微博用户数就已超出亿,其中48%是经过手机访问微博。
单纯从技术角度说,微博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当微博将药家鑫案件、将各地大大小小的拆迁、将上海特大火灾、将水漫京城、将“红十字商会”和郭美美等事件纤毫毕露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微博已然成为摆在社会学家面前一个不得不认真面正确崭新话题。
曾有些人感慨:“微博的出现,将莎士比亚和一般人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最少在表示的权力和手段上,当一般人能够和莎士比亚站在同一条创作和表示的起跑线上时,我们将面临怎样空前的表示意愿、面临怎样的思想变革?坦率地说,我无法开解,也相信,还没有些人能够真正将这个问题理出头绪,因为变革才刚刚开始。
微博是技术的,将开放的信息给予了传输和缓存机制;微博是人际的,实现了人际关系间的实时关联和交互;微博是思想的,140个字符的语录式表示让全部人思维的展现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愿意将微博的诞生看成是人类的一次灵光乍现,大家寄期望于微博能够让我们见微知著。
但微博,果真让我们见微知著了吗?
韩非子书:“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见微知萌,见端知末。从区区140个字符的信息中,我们能否取得如传输“之广”般的“之深”呢?话语多了,不知道哪一句是真话;事实多了,不知道什么是事实;想法多了,往往
2021年见微知著微博之见微知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