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3·1概述
3·2施工定额
3·3预算定额
3·4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思考题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概述
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
定额就是规定在产品生产中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限度,即标准或尺度。
建筑工程定额:合理、合格、标准。
定额水平: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资源数量的多少。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
定额的起源和发展
“泰罗制”的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实行标准的操作方法,强化和协调职能管理,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一)建国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1953年~1958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58~1967年,概预处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为顺利重建造价管理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1988年划归建设部管理,成立标准定额司。十多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
(2)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建筑工程定额的特性
1、定额的法令性
2、定额的科学性与群众性
3、定额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4、定额的针对性
定额的作用
节约社会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
有利于建筑市场公平竞争。
规范市场行为。
有利于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
定额的分类
(1)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指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2)机械消耗定额,又称机械台班定额。指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3)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1)施工定额。这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施工定额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2)预算定额。这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使用的一种定额。预算定额是概逄定额的编制基础。
(3)概算定额。这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所使用的定额。
(4)概算指标。这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概算,计算和确定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时所采用的一种定额。
(5)投资估算指标。这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
按这一分类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器具定额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等。
按这一分类工程建设定额分为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和专业专用定额三种。
按这一分类工程建设定额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五种。
第三章 建设工程定额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