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支持。课例研究完全具有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目标指向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课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两种研讨形式:
1.一人同课多轮2.同课异构
我们在“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该校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商定出相同的课,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程设计、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师适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第一轮的听课、评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一轮课下来,在教学同一课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教学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分析、肯定、否定,不断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而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同时也提出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例如:“怎样做到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练习课教学的习题很多,但什么样的练习设计更有效?”老师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出谋划策,尤其是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策略,为第二轮听课、评课夯实了基础。接下来的再次设计、听课,主要针对第一轮听课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促使教师行为进一步改进,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的课例研究形式从比较教学设计、课堂试销、到研讨反思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到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行动,再次实践,再次反思,老师们在设计行动反思行动反思中,经历了先实践,再反思,再进行理论升华,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了实践智慧。
扩展阅读: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单位:主讲:
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张喜荣201*年2月13日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们经常进行的教研活动大概就是观课、议课了。在教研中,我们常常带领教师反观课堂现象,追忆课堂环节,回望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和教师们一起提出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仔细想想,由于我们听课时间比较随机,听哪位同志的课也常常受制于学校的安排。这样,我们的教研活动大多就变成了“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显得不够明确。
那么,怎样引导教师借助课例开展校本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效益倍增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话题,分别是:
《似曾相识燕归来走近课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怎样进行课例研究》
《绿阴不减来时路怎样撰写课例》
第一个话题《似曾相识燕归来走近课例》
一、什么是课例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下边,我们用对比法让大家来感受一下课例的特征。、课堂实录的区别
课例与教案的显著区别是:教案是预案,借用英语中的说法是“将来时”;课例是已经发生过的,是“过去时”。
课堂实录是对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地、逐字逐句地文本记录,是真实的课堂再现。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思路、想法、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主题在其中。
如果把案例比作波澜壮阔的大海,那么,教育案例就是流向这茫茫大海中的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课例就是这充满生机的河流上的一叶扁舟。课例是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具有某个研究主题的教学实例,而非一般性的教育问题。
这一种情况很容易甄别。需要说明的是,课堂实录片段配以点评类型的文章不是课例。这类文章分析课堂的视野比较宽泛、点评比较发散。还有的文章是具有一个大的研究观点,选取了不同的课堂片段每次从一个更小的视角加以剖析,就每个片段而言,读者无法了解这个片段对应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