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国培计划”学习体会
20日来长春中午12:30,经过48小时的火车,最终来到了长春火车站,做160路公交车大约1个半小时,到东北师大净月校区周围的先锋会馆,报道、住宿、洗脸、上街买了部分日用具算是安稳了。
第二天,21日。早晨8:30“梦之队”全体组员和其它组员共同体验了由马志强老师主持的开班仪式,并合影留念;
感受了郑燕林老师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成立班委会、建立暂时党支部、组建协作团体等;
聆听了老师代表于伟、学生代表蔡琼波真挚的讲话;
感受了付德玉老师和各位老师为此次培训所作的巨大努力!
同时,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我在第六组,来自江西的毛老师给小组给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梦之队”。我们的口号是“梦想聚团体,团体铸梦想,激情愉快人!”
早晨8:50我们听了北京大学附中特级老师李冬梅老师的专题汇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和方法。李冬梅老师依据本学科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出发,以课程教学的角度讲解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定位问题。她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定位关键要处理课程教学落在那个层次上,是在知识层次、技能层次还是在技术层次。各学段教学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层次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落在技术层次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和科学、技术、工具、应用的关系问题。李冬梅老师在课程实施中提出学习是一个体验过程,体验是要有反馈的,适宜的反馈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的。经过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从意识角度上了解了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和技术的关系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定位问题,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课间休息和李冬梅老师交流,北大附中现在实施小班制一个班最多30人,现在美国一个班18人。内地一个班60——70人不等,有的超出80人。北大附中老师批改作业有劳务费,本人工作近20年了,批改作业还没有拿过劳务费。呵呵
下午1:50我们听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的专题汇报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问题探讨。
李艺老师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角度再次谈到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再认识。李艺老师认为课程建设不但是课程内容,更主要的是课程的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一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知识内容的再组织过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要区分动手做的技术,怎样做的技术和为何做的技术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理清了这三种关系和内涵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主要的指导意义。李艺老师用多个实例详细讲解了课程建设的通常性,开放性和社会性标准,对我们正确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建设的层面上做了思想和方法方面的指导。
“梦之队”再次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带给大家的愉快!
来长春3天了。连日天空晴朗,气候清凉,很好的气候,心情也不错。早6点起床,洗漱。步行20分钟来东北师大吃早饭。
早上8:00——11点。熊才平博士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方面谈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技术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的思索,熊老师一开始就是创设了一个从思想的碰撞角度来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一节课的实现问题,熊老师经过一个实例抛砖引玉,引发了培训老师不小的反应。多种理念的汇总,多种看法的碰撞给了这个研习班的全部学员教学思想的冲击。这个培训班来自全国的很优异的教研员、教育学的教授和一线的老师。在一次次的思想
2021年参与“国培计划”学习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