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3.我不拖拉 部编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授课年级 一年级
章节名称
第三课 我不拖拉
课 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对儿童的生活提出了四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我不拖拉》就是根据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一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析
第一课时第一栏目“‘等一下’”和“‘还没完’”,定位在讨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充分发现,回归生活,引发共鸣。第二栏目“拖拉一下没关系吗”,意在让学生认识到拖拉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生活规律和时间观念不强,通常会认为拖拉一下没关系。所以教材用反问句式做栏标,强调肯定的结论。小组讨论的情境图包含两个教学层次:一是时间的意义,二是拖拉的后果。教学重在说理,为第二课时导行做铺垫。   
第二课时第一栏目“和拖拉说再见”,栏目标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改变拖拉的坏习惯,首先自己要有意识;二是改变拖拉的坏习惯的过程,需要用耐心和毅力来坚持。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方法习得。教材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小明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明是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的学生的代表。小明用画张妈妈的图片贴在桌上的方法,就像是妈妈常在身边提醒自己,也可以用小闹钟、计时器来帮忙。小主持人用留白的形式“我还有和拖拉说再见的办法呢……”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课堂交流,经验分享。
教学重 点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初步认识拖拉的危害并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
教学难 点
通过讨论、体验、交流的方式认识拖拉的后果,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意义,树立做事不拖拉的意识。
学情分 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也会渴望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但由于年龄尚小,自我控制力不强,经常有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拖拉现象发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他们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实践活动、评价反馈等途径,由浅入深地认识到拖拉的危害,让学生敢于面对、学会解决,找到告别拖拉的好方法,学会珍惜时间,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害处;
、体验、交流等方式认识到做事拖拉带来的后果,树立基本的时间观念,克服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意义。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搜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拖拉现象;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词。
教学策略
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目标落实与
评价重点
导入
新课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
,在遥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小镇,小镇上的居民热情好客。他们想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3.我不拖拉 部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0377****
  • 文件大小1.66 MB
  • 时间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