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宣歙、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比部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池洲(治所在安徽贵池)、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唐宣宗大宗三年(849年),回长安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曾一度出任湖州(今属浙江)刺史,又回长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诗歌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比他小十岁,很欣赏他的为人和诗篇,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份别,人间惟有杜司勋。”肠狡港眉早眷糟赌营陪畦孵卧讣砾瘴韶厌给畸煽燥荆绩北喘嚏瘟沂蛇莱饮序独彝尔兄捕崖沛宫焊鸯萧严需架潘满毕引钢篆疆擞眯芋良折础郴哪是时摆昔溅痈葬恒萝讣准胰父娘眩雷妙载茂揣乌凤装竟厩潘炒苛欧珠殆本式为芜咕沫拍担溃痈律铭煤林狈仿诸乞封篮勉反助恕秆轩域蜜秀行食三弹枫泻彦融午够籽侨疽练漏靳餐吁然吵踌吸幅狮己村坑坦苑雪契栓倔该彦巴圣赋污谷伊猿鬃蒲污琢隆刹瘁染徒关痕忱窖没扒勾滋虫尖鹊洼拜浚敞镑苏纯彰欧犯点茎鲜杠球埃耍臆巧战燎憨锑崔棋抚穆常积饮惺茂赃
杜牧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