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干部转行做起了修脚工.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干部转行做起了修脚工
  重庆万州胡耀伦的“耀宗”夫妻修脚项目经创业第7期报道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来咨询该项目的真实性;可操作性,表达了想学习该项技术的愿望。为了让广大读者学得放心。本刊记者特于6月28日赴万州对他的修脚项目做了详尽的了解、调查。
  
  抵达万州时是28日下午4点,来到胡耀伦位于繁华地段高笋塘的修脚店,夫妻俩正忙着给客人修脚。店不大,20平方米,摆了6张床。两个徒弟忙着招呼进店的客人。记者在店里呆了20分钟,陆续有三个客人进来,泡脚修脚。为了不影响老胡的生意,万州创业办事处的黄学俭主任带我去老胡妹妹开的修脚店。
  老胡妹妹的修脚店离老胡的店不远,但位置相对偏一些。店面积20多个平方,年租金15000元,简单装修,购置了空调、风扇、4张简易床、浴足工具等,共投资一万多元。店里只有一个客人,老胡妹夫正忙着给客人修脚。“因为今天雨大,好多人不愿意出门,生意清淡了许多,往天这会正是忙的时候。”趁没人的空隙,记者对夫妻俩开修脚店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
  妹妹胡耀珍,今年46岁,之前一直在当地村里任妇女主任,精明能干。妹夫谢德发,一直在乡镇企业办公室工作,后来到下属的砂砖厂当会计。2002年砂砖厂倒闭后,谢德发没班可上,很是苦恼。身为一家之主的他想到去广东打工,在一家工厂任会计,想到自己还能从事老本行,心里多少觉得有些安慰。但一段日子过后,他觉得挣钱太少,根本不够家用,只好回了家另谋出路。
  胡耀伦就兄妹俩,看到妹妹家的境况,就劝他们来学习修脚技术,开家修脚店。妹妹妹夫一听直摇头:“不行!不行!我们不做你那个修脚的事,一个大男人哪个整天摸人家的臭脚。”原来,早在几年前,妹妹一家就对哥哥的修脚生意不屑一顾,教育女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好好学习,以后也要像你舅舅给人家修脚”。虽说哥哥这几年修脚赚了不少的钱,买了房子,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让自己去修脚,他们从心里上还是不能接受――以前都大小是个官,管人管惯了,现在整天摸人家脚丫子,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谢德发又和朋友一起从事运输行业,跑起了广州长途,但一家人整天提心吊胆,总怕出事故。2004年7月,谢德发结束了长途客车生意。之后夫妻俩又考察了好多项目,都是做的人多,竞争激烈,利润太小。

  这时老胡再一次力劝妹妹学技术,开修脚店,并耐心地分析出几点:一、做这行是凭自己手艺吃饭,靠劳动赚钱,没什么羞人的:二、修脚一本万利,一次投资始终受益;三、投资小,利润大,见效快,不需多少文化,掌握技术就可以开店赚钱,可以说是吹糠见米的项目,没有风险。这时夫妻俩才认真思考哥哥的提议,看到哥哥的生意一直很好,也不像自己这么担心受累,做得又轻松,不免动了心。
  2005年8月,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跟着哥哥学技术。之后他们在万州的王家坪租了间1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修脚小店。开始一两个月,由于开业没有敞广告宣传,知道的人少,生意不好。随着口碑相传,客人慢慢多了起来,顾客对他们的修脚技术也很认可,每天有200多元收^。
  为了扩大生意,2007年5月,夫妻俩在万州繁华地段的高笋塘租了门面,把店搬了过来。换了新店,调整了价格,新的收费标准明码实价地标在墙上:泡脚修脚一次20元,取鸡眼30元一颗,掏耳朵10元一次,治愈灰指甲300元一个。

乡干部转行做起了修脚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