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避免革命的改革.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本课难点: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的必要基础就是深刻分析和理解本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个富强的必由之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
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
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始终有“史为今用”的理念,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得到经验和启示,为现实生活服务。
2、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活动法等。
教学内容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但是,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17—18世纪,正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俄国仍然固守封建的农奴制度。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了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农奴主对农奴的残酷剥削,掠夺也引起了农奴的反抗。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而导致克里木战争失败的根源则是因为农奴制的存在。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废除农奴制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主要呼声。那俄国统治者如何来应对这场农奴制危机呢
二、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
提出问题: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内容、前提、方式分别是什么?对俄国1861

避免革命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