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
二、研究成果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三、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
首先谈一下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
探索出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研究出家庭配合督促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构建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次谈一下研究成果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充分体现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实现科研与课堂的紧密结合,我选择《将相和》这篇课文进行实践教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教学内容,二是说教学目标。
1、说教学内容。
《将相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8课,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两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但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三个小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言行,采用读议辨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人物的美好品质和他们的爱国精神,品悟“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和品质。
难点是把握三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问答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角色体验的语言场景,引导学生采用读议辩演等学习方法,在鲜活生动的话语情境中学习表达技巧,领悟表达智慧。
三、说教学程序。包括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将相和》。
▲首先通过预习让学生理解:课题中的“将”指谁?“相”谁?“和”是什么意思?
▲然后请几位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初步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
▲最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一些问题:如将相为什么不和?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和表达的能力,突出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并请学生上台板书小标题,再根据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练习说。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理清文章的思路,将文中的三个小
《将相和》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