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内容提要】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的历程和后果。本章系统阐述了社会认同的概念、社会认同过程发生的条件、基本的心理历程和心理效应, 简要介绍了社会认同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社会认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价值。【学习目标】 、基本条件、心理历程和心理效应。 。【关键词】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群际关系最简群体范式社会心理学早期的奠基人之一,奥尔波特( )在他本人晚年的一篇论文中这样说: “我们必须尝试去发现更加令人满意的‘群体与个体’的范式。必须发现某种方式以一般性的术语来描述被我们称作‘群体’的那些条件安排,这些条件包围和进入了个体,我们也必须发现某种方式,简要地说,以普遍的科学方式来系统阐述在被我们称作‘集合’行为的情境中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这个更广泛的角度看,个体与群体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中真正的‘总问题’”。〔(1962)A structuronomic conception ofbehaviour: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Journal of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4,7 .〕对于个体与群体(包括社会类别)的关系,自20世纪之初当代社会心理学诞生时就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主要问题( Turner ,etal.,1987 )〔. Turner,M .,P .,S . &(1987) .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 . Oxford:Blackwell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欧洲社会心理学家以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 ) 、群体过程( group processes )以及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 )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认同,并以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以这样一个视角, 他们重新审视了社会心理学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社会认同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宏大理论之一,相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欧洲, 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国家认同、种族认同、族群认同、政治认同、组织认同、职业认同、性别认同、文化认同等诸多领域。一、社会认同的概念一、社会认同的定义简单地说,社会认同( social identity )是指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认同。身份是人们很熟悉的概念。当人们成为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中的一员(例如,石油工人、导游、小学生、海外华人、城市居民、青年、基督教徒,等等)时,才可能以某种身份进入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由获得群体成员身份而来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每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 identity )的词义是“相同”(the same ) ,指同一性、整一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社会认同,也被称为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成为群体的成员或类别中的一分子,不仅会具有来自社会制度的安排或与生俱来的特征(例如,具有某一个国家的国籍,属于某一种族,等等) ,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身份获得的心理过程,即社会认同过程( social identification ,也被译为“社会身份认同过程”) 。这个心理过程即是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psychological link )所经历的历程。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觉到自己的群体身份,即自我理解为群体的成员;(2)伴随有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卷入和增强; ()理解和共享该身份的社会价值评价意义, 其中既有内群体成员与自己形成的共识,也有外群体评价的嵌入。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认同社会身份会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那么,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或社会类别意谓着什么?这种归属会影响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又是怎样影响人们生活的? 二、社会认同与角色和身份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身份。这些身份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 而是身处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中。随着对社会生活的卷入程度的不断改变(或加深或淡出) ,社会身份的种类也会逐渐增加或减少。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些身份会因时因地因事件凸显出来,而有些则隐身而去。这些身份,有些并不大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而另一些则由社会的、他人的评价来定位,形成声望和地位系统。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角色理论( role theory )揭示了人们如何按照社会期望的脚本(script )去
社会认同 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