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粟裕指挥豫东战役大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粟裕指挥豫东战役大捷粟裕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 为革命立下大功。豫东战役( 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战战役,也是戎马一生的粟裕将军指挥过的相当重要的一次战役。粟裕后来称它为其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豫东战役中解放的开封, 也是人民解放军在关内解放的第一座省城。豫东战役共歼敌 万人,这场紧张激烈的“中原会战”,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以后规模更大的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之前的一次实战演习。豫东战役直接源于粟裕斗胆直陈, 改变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跃进东南的战略部署经过半年的战略进攻作战,到 1948 年初,解放战争的整个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 在中原战场的全面防御体系被打破, 战争主要地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 为迫使国民党改变中原的战略部署, 调动和分散国民党在中原的优势兵力,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于 1948 年1 月底 2 月初,决定组织以陈毅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东南野战军, 继刘邓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之后, 遂行第二个战略跃进。由粟裕任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并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叶飞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金明任第二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 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率第 1 、第 4 、第 6 纵队经充分休整后,先行渡江南进, 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 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边区, 以吸引中原国民党军 80 多个旅中的 20至0 个旅回防江南。同时, 毛泽东还打算在 1949 年初以华东野战军第、第8、第 10 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 2 兵团,继续渡江南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华东野战军 1 兵团第 1、第4、第6 纵队,于 1948 年2 月下旬至月上旬, 转移到黄河以北濮阳地区进行整训,为执行渡江南进的战略任务做准备。为贯彻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 朱德总司令亲临濮阳进行慰问并作战前动员。濮阳整训, 是华东野战军组建以来进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思想、政治、作风和军事上的整训。粟裕一面督促各部队加紧完成南渡长江的各项准备, 一面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军的战略进攻问题,形成了对尔后战争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战略构想。粟裕深入研究了中原战场的敌我情况,尤其是 1948 年春中原战局的发展情况,审慎地权衡挺进江南这一战略行动的利弊得失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粟裕认为,中央军委决定以个主力纵队南渡长江, 直插敌军的深远后方, 实行“第二次战略跃进”, 固然是一着大胆有力的妙棋, 但在执行中还存在着很大困难和不利条件, 主要是最终目的和手段之间的矛盾不易统一。因为调动中原的敌人是不容易的,我军的力量分散了, 而敌军在中原地区将处于明显的优势, 因此不如把南下的个纵队暂留中原, 协同刘邓、陈谢及陈( 士榘)唐(亮) 等部, 下决心集中力量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打几个大仗, 更多地歼灭敌人,这样在战略全局上更为有利。而我渡江部队长途转战, 有许多不利条件, 而且估计蒋介石不会将中原地区重装备的主力兵团,如第五军、第十八军等部调往江南, 因此对减轻中原地区我军的压力, 效果不会太明显。粟裕认为, 如果将这支部队长距离转战的伤亡代价, 直接付出于中原战场, 则可能消灭中原敌军的几个整编师, 通过若干次这样的歼灭战, 就一定能改变该地区敌我力量的对比,改变整个形势。那些日子,处于深思中的粟裕常常工作到深夜。当张震去汇报、请示工作时, 就看见他手拿中央军委的电报, 默默沉思, 有时则站在地图前比来划去, 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有时还突然发问, 征询张震的意见。 1948 年4月 18日, 粟裕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反复思考, 深入分析了中原地区敌我双方的态势,筹算了个纵队渡江南进的利弊得失, 向中央军委发电。与苏中七战七捷前夕给中央军委的建议所不同的是,这次在粟裕的建议中出现了“斗胆直陈”的用词。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第 1 、第 4 、第 6 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我军主力, 背靠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 在中原的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并对敌近后方及深远后方分别派队进击。粟裕在申明南渡准备“决不松懈”的同时, 提出:“如中央认为上述意见可行, 则建议集中华野之大部佯攻( 或真攻) 济南, 以吸引第五军北援而歼灭之。尔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 主力则可进逼徐州, 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次歼灭战。”中央军委接到粟裕这个建议报告后非常重视,毛泽东亲拟电文, 要粟裕与陈毅共同北上,去中央“商量行动问题”。 4月 28 日,陈毅、粟裕一起赶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毛泽东亲自迎出门来, 这在毛泽东的交往经历中是很少见的。中央书记处的成员毛、刘、周、朱

粟裕指挥豫东战役大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