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开古诗世界的窗棂----古代诗歌教学札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推开古诗世界的窗棂
古代诗歌教学札记
一日上课,有学生提问:“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中的“影非
蛇”应是“影子不是蛇” ,但是,他想表达什么呢?在指导他翻阅成语词典后这
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杯弓蛇影”是选自《风俗通义 怪神》的成语: “ 杜宣饮
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遂感腹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经友人告知是壁上赤弩照
影于杯,其形如蛇, 始感释然而病亦愈。 ” 而这两句联用庄生梦蝶和杯弓蛇影两
个典故,来表现梦醒以后心神恍惚的状态,更贴合《夜雨述怀》中诗人在梦中惊
醒的心情。此类意味深长的表达在古诗中时常出现。 也许有人会说, 这样曲折的
表达除了让作者的真实意思显得文绉绉和更难理解之外, 还能有什么用处呢?其
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功利地去揣测我们饱含浪漫情怀的诗人们。 也许鲍照举杯时
正坐立不安,于是就有了“安能行叹复作愁”的感叹;也许思妇面对东流的春江
水正一腔相思无处安放, 于是借助自然风物来寄托情感, 才有了张若虚 “鸿雁长
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表达。于是,他们能信手拈来,我们却时而不得
其解,这之间隔着的,只是一扇古代诗歌世界的窗棂。
要走进古诗世界也并不难, 首先便是多多诵读, 多多思考, 从体会诗句中的
意象和意境入手。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
记省察。 “涵” ,《辞海 ·词语分册》的解释是 “ 沉浸 ” ;“泳” ,自然就是游
于水中。而“涵泳” 便是要将自己的身心沉潜到作品中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以我之见,要沉潜诗味首须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思考,在思考中与诗人的
精神达到统一,在统一中走进古诗的世界。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那一句“夜
-可编辑修改 -

雨闻铃肠断声”。“夜雨闻铃”这个意境在古诗中很常见, “雨霖铃”也因此成为
一个词牌名。而要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就要从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入手。“ 铃”
时常是古代行车时挂在车上的一种物品, 《诗 周颂》中有“龙膝扬扬,和铃央央”
来形容军旅的气势。在此,铃声可以暗示着行路,也是羁旅之人的标志。而“夜
雨”也只有夜半不寐的人才能察觉得到,于是在“夜雨闻铃”的意境中,我们看
到的是一个孤独羁旅, 被苦闷和夜雨折磨得无法入睡的抒情主人公, 再加上后面
“肠断声”的补充,凄清、愁苦的思念之情便表现到极点了。
又拿古诗中的“愁”来说,我们对其最强烈的感觉便是无言,无从表达,颇
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味。但更多时候,诗人的“愁”却
是可感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
砧上拂还来。”。在他们笔下,“愁”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与你左右藏躲而无处不
在。于是我们发现,在诗人的体验中,只要是可感的情感或情绪,都可以描摹,

推开古诗世界的窗棂----古代诗歌教学札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