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豆蔻功效与作用
豆蔻得功效:
豆蔻又叫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得干燥成熟果实,豆蔻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得功效,豆蔻有治疗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腹胀痛,食积不消得作用,豆蔻用药禁忌就是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豆蔻;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豆蔻。
豆蔻得功效与作用
  药名:豆蔻
  功效分类:祛湿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白豆蔻、草果、圆豆蔻、原豆蔻、扣米、大草蔻、偶子、草蔻仁、紫蔻、十开蔻、漏蔻、草果、草蔻、飞雷子、弯子。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药材基源: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得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豆蔻得作用:
  1、豆蔻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速,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本草原始》
  2、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朱震亨)
  3、豆蔻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纲目》
  4、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纲目》
 5、豆蔻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珍珠囊》
  6、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一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产闽之建宁者,气芳烈,类白豆蔻,善散冷气,疗胃脘痛,理中焦。产滇、贵、南粤者,气猛而浊,俗呼草果者就是也,善破瘴疠,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滞作胀闷及痛。《本草经疏》
 7、豆蔻下气,止霍乱。《开宝本草》
  8、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若使郁热内成,及阴虚血燥者,服之为大忌耳。《本草求真》
9、豆蔻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别录》
10、豆蔻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
 11、豆蔻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豆蔻药材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12、豆蔻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
13、豆蔻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
 14、豆蔻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377683120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