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图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悟
《黄河颂》的录音。
,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
,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齐读本诗。
三、研讨诗歌内容
: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黄河颂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