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渡海先锋公元 626 年6月4 日,在大唐都城长安的玄武门, ,一场惊天政变上演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国的最高权力。玄武门政变之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李渊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公元 632 年,李世民邀请父亲出长安城避暑的时候,李渊拒绝了,就在这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建议,在长安城为太上皇营建一所避暑行宫。唐太宗听从了马周的建议,决定为太上皇修建避暑行宫,公元 635 年的春天,大批工匠汇集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开始大兴土木,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然而,工程开始不久,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营建戛然而止。公元 649 年,的夏天,唐太宗撒手人寰,唐高宗李治继位, 公元 655 年,先帝的妃子武媚娘成为大唐的新皇后,史书记载, 唐高宗身体羸弱,被疾病折磨的李治再也不愿居住在潮湿的太极宫,他决定重新建造大明宫,公元 662 年的春天,数以万计的工匠第二次汇集到长安城的东北方向,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开始了,从有限的史料推算,参与大明宫营建的工匠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为了迅速建成大明宫,国库划拔了帝国 15 个州的赋税收入,又停发了长安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令人惊奇的是,对于大明宫的设计者,史书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人们根据史料推测, 大明宫的设计者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宫门宫殿气势磅礴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庞大的新皇宫就基本修造完成,公元 633 年6月5日,大唐的皇室终于离开了太极宫,搬入大明宫。从长安城的中轴线一直往北,越过皇城和太极宫之后向东,就是大明宫的南门——丹凤门。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考古发现,丹凤门长约 80米,宽约 34米,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门。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 630 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 巍峨的殿堂坐落在 3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飞扬的是高大的阙楼。含元殿是中面整整 15 米,为了官员上朝方便,东西两侧分别修建了两条平行的坡道,由丹凤门北望,坡道宛如龙垂其尾,称之为“龙尾道”。根据史书记载,除了一年一度的大朝会,皇帝册封、大赦天下、改元换代、派遣使节等重要的典礼都在含元殿举行,含元殿前的广场甚至举行过特殊的阅兵仪式。在中国历史上,大明宫应该是规模最庞大的宫殿群,它占地 5000 多亩,面积相当于 500 个足球场大小,含元殿、宣政殿和柴油宸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三大殿是上朝和处理国事的地方,三大殿以北是皇家居住和生活的场所,皇家生活区中最为显赫的宫殿是麟德殿,它的造型独一无二,3座巨大的宫殿依偎在一起,中间用柱子相连,宫殿的总面积 5000 平方米,在中国历史上,麟德殿是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宫中女性地位提升根据史书记载, 晚年的唐高宗被病痛折磨,国事几乎都托付给了武皇后。正是在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武皇后开始执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高宗时期,大唐的疆土东至日本海,西达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大唐的版图达到从未有过的广袤,公元 683 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 唐高宗驾崩。公元 690 年, 67 岁的武皇后在洛阳称帝,世人谓之武则天,公元 701 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
大明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