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经费运转保障落实的心得体会
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对于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增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村(社区)集体资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提高村社干部待遇村社区干部身处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村民、群众,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基层力量。提高他们的待遇,建立村社区干部激励关怀机制,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使他们集中精力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提高村社区干部基层报酬。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的工资水平和待遇。二是为村社区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可以考虑政府出一半、自己出一半的方式,同时根据考核结果灵活调整两者之间的比例,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保障村社区基本办公经费,主要用于办公用品购置、水电费、报刊杂志征订、差旅费、宣传费、修缮费、会议费及其他费用。四是对村民小组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其他离任村干部的待遇保障资金严格按政策规定予以落实。形成了留得住人、拴得住心、干得好事的基层局面。建立运转经费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自主理财能力,切实保障村级组织依法有效履行职能。较好的我们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保村社区干部工资报酬合理稳定增长。二、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开源也要节流。一是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按村大小核定3-5名村干部,对超过的村干部及时清退。二是清理各类征订报刊杂志。各村报刊杂志费控制在一定数量内,除上级规定党报党刊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村级组织摊派征订报纸杂志,可订可不订的报刊一律不定。三是取消村级招待费支出。村干部出差一律不得报销餐费,只得酌情补助,严格实行村社零招待费制度。四是精简对村一级的检查评比,对确需面向村一级的评比、培训必须同意后才能举办,同时,对各一项工作的推进,政府应确保运转资金。五是村级办公经费和其他支出必须按厉行节约的原则,根据各村的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确定。三、加强村级经费监督一是全面推行村财民理镇代管机制,规范村级经费管理。取消村级账户,实行村级会计委派制,由乡镇财政设立村级资金专户,集中统一核算,每村设立报帐员。二是村级资金执行收支两条线,村干部工资通过一卡通按月发放,村委会的各项开支经过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方可报帐,每季公布收支明细情况,项建设资金和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单项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民主理财、群众监督制度。村(社区)建立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5-7人组成。村(社区)到财务代管中心报账时,须填报村(社区)当期财务收、支预审报告,预审报告必须经村(社区)理财小组成员亲笔签字,村(社区)主任审核签注同意后方可报帐并加盖公章,做到内容真实完整。四是对严格费用开支审批程序。财务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报帐制度。凡属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必须按规定入账,一切财务支出,由村(社区)主任审核签注同意后方可报账。一次性开支一定金额以上的须经2/3以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入账凭据,否则代管服务中心不予入帐。村(社区)需要开展公益事业,办厂、办企业,必须经2/3以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
村级组织经费运转保障落实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