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的论文.doc高等教育学的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
因为高校一直以来作为非盈利性事业机构,长期以来不需要计算教育的成本,并且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没有考虑成本核算的问题;并且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较多,成本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增加了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困难。通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划分高校教育成本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计算期与预算执行期不一致
高校进行财务管理时,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根据自然年度进行编制,坚持“量入为出与收支平衡”的原则,高校的各项经费都是根据自然年度进行统计,根据自然年度编制和提供预算执行的状况和预算报表,但是我国高校的招生计划是根据学年制定的,并且学费也是按照学年收取,高校的教学活动也是按照学年实施的,教育经费支出是随着教学进度进行支出,所以高校要想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期,就需要以教学年度为依据,但是这样就与预算编制期出现矛盾,这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不利的。
二缺少成本管理的制度
高校缺少成本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高校没有计算培养学生所花费的成本,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没有设定相关的制度进行计算,进行会计核算时,也没有制定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并且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基础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统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普遍缺少设立成本管理制度的意识,也没有全体人员参加成本管理的意识,进行成本核算时必然缺少相应的支持。
三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为模糊
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中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主要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这四个部分,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劳务费、租赁费等一系列费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生活补助、医疗费等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折旧和设备折旧的费用。在教育费用核算的过程中,大学生资助这一项费用能否计入大部分人齿否定态度,其认为学生的教育支出,奖学金、助学金、住宿等方面的补贴和支出,等同于学校收入的转移支付项目,不应归入成本项目中。
四未进行专业化的成本核算
当前在高校的教育成本中,会计核算中的经费支出是按照教育基本支出、教辅基本支出、行政基本支出、后期基本支出、学生事务支出等进行一级科目核算,人工经费支出也是根据教学、教辅、行政、科研、后勤支出等进行分类划分与核算,没有根据专业进行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当前我国高校由于专业不同,规定的学费标准也是不一致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从4500元至35000元,而且因为高校内部财力分化形势比较严峻,高校各个院系间的学费标准也存在差别,不同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资源的分配也是严重不均的。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时,需要按照教育、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离退休等进行计算,计算出来的学生名义培养成本和实际培养成本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二、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普遍不强,因为教育成本核算未与会计核算相挂钩,使学校的管理层未重视教学成本这一支出。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意见的出台,可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会计体制将会得到改革和完善,所以需要使学习管理层认识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转变领导的观念,从而在教育成本核算的推广上获得支持。首先需要使高校的领导认识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在领导统一部署下,积极引入教育成本这一概念,向教师灌输教育成本观念;其次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坚持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的原则,解决学校内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平衡各个院系之间的教育资源,对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二实现会计核算主体的统一
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需要实现会计核算主体的统一,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与安全。首先需要把基建会计纳入到学校的账务之中,由于高校目前的会计核算不能完全体现学校的费用支出,全面进行资产、负债、支出的反应,所以需要保证会计核算主体的统一,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此外,还可以对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把握,及时获得相关的会计数据和历史信息。
高等教育学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