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为提高我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营造文明守和谐平安的“法治校园”,打造“法制铜鼓”。我县特意编纂了一本结合我县地方实际情况的《中小学生道德与法律》教材。现在由我向大家介绍教材的第一章《客家美德天下扬》。
铜鼓简介
铜鼓县隶属江西省宜春市,位于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全县人中14万,70%是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通行客家话。
铜鼓客家人的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先后有大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辗转南迁,其中一部分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定居下来,这些外来移民称为“客家人“。明代嘉靖年间,一批福建人因躲避倭寇之乱,逃至江西宜春北部,后来广东人也纷纷迁来,在清代康熙年间,广东又有一批客家人因避战乱迁入萍乡、宜春、万载等县。此时,来自福建、广东、赣南的客家人也纷纷迁入铜鼓县境内。他们在深山密林中搭棚而居,含辛茹苦地开垦山地,致力耕作,渐渐地和“本地人”融洽相处。
客家人的习俗
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别俱一格。客家人勤劳淳朴,热情好客。“客人进门茶当先”,这是客家乡亲流传已久的待客习俗。一杯热气腾腾的果子茶,几碟五颜六色、清香诱人的“干子”是当地客家特色习俗。“果子茶”里有茶叶、菊花、豆子、萝卜干、芝麻、花生等各种东西,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干子”则是以当地的蔬菜、水果、野菜为原料自制加工而成,如南瓜干、苦瓜干、茄子干、豆角干、杨梅干、李子干、笋干、薯片等。干子的香醇、酸甜令人回味无穷!
铜鼓客家人过年的习俗也很有特色。每到腊月,要开始“净房”,即将房屋内外打扫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食材果品要准备得满满当当。等过了腊月二十四之后,一直到大年三十,就可选择其中的一天吃团圆饭了。吃团圆饭时,长辈坐上席,碗筷要摆放得整整齐齐,意味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团圆饭上一定要有鱼和包圆。“鱼”自然是表示“年年有余”,包圆的寓意是“一定幸福美满,阖家团圆”。 正月走亲戚也是过年习俗中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鼓客家人平时饮食更具特色。2014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铜鼓客家美食专题——客家山味,全面展示了铜鼓客家特色饮食中的米果系列、面子菜系列、山珍系列和药膳系列等特殊美食。展现出铜鼓客家别具风味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饮食养生,使得铜鼓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第三节 客家人的美德
铜鼓客家人的奇特习俗,反映了铜鼓客家人优良的传统美德。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坚忍不拔、崇文重教、自强不息、宽厚待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是子
第一章客家美德天下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