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加强新型市场主体登记促进南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强新型市场主体登记促进南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是一个郊区型的农业大区,全区18个乡镇,27万人口中90%是农民。**工商分局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立足职能、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服务“三农”。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主体,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做出了部分有益的探索。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主动的作用。
  一、**区经济主表现状
  **区现有各类经济主体6406户。其中,内资企业362户,外资企业5户,私营企业258户,独资企业256户,合作企业50户,个体工商户5475户。2021年底各类经济主体为5732户。其中,内资企业401户,外资企业4户,私营企业206,独资企业208户,合作企业38户,个体工商户4875户。各类经济主体即使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全部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但和全市其它县市区相比,关键存在二个方面的弱点。一是农村经济组织总量少,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体制下,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经营方法依然是关键的农业生产模式;二是因为**区地处郊区,伴随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农村剩下劳动力大部分流向城市,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留不住人,各类经济主体展现小而弱的特点。
  二、发挥登记职能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作为市场主体准入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工商分局在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方面关键从四个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执照农民”支持优势产业,促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形成。
  多年来**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种、养殖业大户,但因为**区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够合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微弱,农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很多不利原因限制了农村经济尤其是种养殖户、专业户的扩大和发展。怎样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农村新优势,是一个亟待破解的新课题。首先,分局组织工商所登记人员深入辖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基础情况。充足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引导、支持农村大力发展“热照农民”。第二,加强行政指导,引导农民选择申办适合自己的市场主体形式。主动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并引导其向纵深层次发展。近两年,全区共登记涉农各类企业36个,执照农民289户。第三,主动服务,促进农村招商引资。对农村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最优惠的政策扶持,登记发照时免收注册登记费,只收工本费。经过主动主动地为业主发明条件,使其成长为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主力军。“滁州市正和牧业综合养殖场”是沙河镇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一期工程关键经营以牛为主的家禽综合养殖,二期工程准备深层次向禽肉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其经营地址为原沙河水泥厂的拍卖中标土地,土地使用证一时办不下来,为了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经请示局长,登记股室采取变通方法,以拍卖成交确定书为场地使用依据,先行为该户办理了登记注册,工商所并进行了一系列跟踪服务,投资人很感激,地方政府相当满意。类似情况还有“远丰牧业生态养殖场”等5户企业,全部是在注册登记股室及辖区工商所的大力引导、扶持下0年新增的企业。在**工商分局的大力扶持下,**区执照农民的数量和质量全部有了新突破,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生力军。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传统的常规种植业向新型的高

2021年加强新型市场主体登记促进南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