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霉菌毒素污染(mycotoxin)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又缺乏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需要较高的营养条件,在各种食品中极易繁殖
一般情况下需要氧气,适宜繁殖温度为2530℃
多数霉菌对人有益
也有一些霉菌对人有害无益
个别菌种或菌株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指霉菌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
二次代谢产物指的是由细胞增殖过程中形成的丙酮酸、酯酸、氨基酸等初级代谢产物作为前体物质,进行生物合成的物质
一种霉菌菌株可以产生几种霉菌毒素,而同一种霉菌毒素又可以由几种霉菌产生
岛青霉可产生黄天精、红天精、岛青霉素以及环青霉等几种毒素
杂色曲霉毒素可以由杂色曲霉、黄曲霉和构巢曲霉产生
食物基质的水分含量和湿度:大部分霉菌需要水分活性(aw),,<
基质: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少量氮质和无机盐
空气流通:
温度:生长温度2028℃, <10 ℃和>30 ℃减弱,0 ℃几乎不生长。产毒温度略低于其生长最适温度
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火鸡的X病: 1960年6月-8月间,英国英格兰南部和东部地区
主要症状:动物食欲减退、羽翼下垂,发病后一直昏睡,一周后死亡。死时,头向后背,脚向后伸,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死相。解剖时发现,肝脏出血、坏死,肾脏肥大。病理检查时,发现肝实质细胞退行性变,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1961年,从霉变的花生饼粉中分离到黄曲霉
黄曲霉产生的一种在紫外光下产生蓝和绿色荧光的毒素,造成了火鸡的死亡
在污染黄曲霉的食物中分离到4种具有紫外光下发荧光的物质,并分别命名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B1、B2、G1和G2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极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
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一些粮油及其制品也受污染,而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除个别样品外,一般检不出黄曲霉毒素
粮食中毒素的含量也可从1ug/kg(1ppb)至高达12000ug/kg(12ppm)
黄曲霉毒素B1、B2、G1、:::
食品的霉菌毒素污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