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苍天厚土后有感
内容摘要:这也是苍天厚土一书最主要的特色:它在精神上是有根的。这个根,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物是从哪里走来的,她又将走向哪里。这个根是大地,也是文化——这些,共同组成了人物灵魂徘徊和挣扎的基础场域。当越来越多的作家只热衷于书写欲望的喧嚣,苍天厚土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宽广和丰富;尤其是它的仁慈和丰厚,大大扩展了我们对xx文学的想象。
现代文学正在成为经验的王国。尤其是小说,更是成了经验的狂欢。然而,好小说决不只是部分小说和经验,也不只是简单地在生活经验的表面滑行,它应该深入到人性和世界隐秘地带,应该在精神和存在面前展示一个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看重廖红球在苍天厚土中的写作努力。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沉着、冷静,25万字的篇幅读下来,你完全感受不到一丝现代文坛的喧嚣和嘈杂。这些年,外面即使风云变幻,但廖红球的写作一直是独立的,老实的;她不但面对自己的故土、记忆和经验,更主要的是,在她所展现的经验下面,还潜藏着一道精神的暗流——这道暗流,就是作家对苍天和大地的敬畏,对人性、人情的温暖呵护,对家乡和亲人的赤子之心。有了这种心灵维度,苍天厚土才显得厚重:它的精神方向不是前进,而是后退的——退回到大地、文化的腹地,以期重新了解人性和伦理在现代所面临的复杂境遇。
这也是苍天厚土一书最主要的特色:它在精神上是有根的。这个根,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物是从哪里走来的,她又将走向哪里。这个根是大地,也是文化——这些,共同组成了人物灵魂徘徊和挣扎的基础场域。这种写作上的扎根,在我看来,也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回家——回到内心的家乡,从而为一个人性曾经的沧桑作证。
正因为存着这么一颗温润的赤子之心,廖红球的写作,在苍天厚土里才透着一股劲,一股追索人性冲突、探究文化命运的劲,这是通常作家所没有的。这是一部沉入大地、靠近心灵的好小说。它写的是客家山区的小说,描绘的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在此之前,我还极少看到有哪一部小说,能把客家文学的韵味传达得如此悠长。客家人是迁徙的部落,身上带着中原文化的记忆,同时也在漫长的行走中多了一份勤劳、进取和坚毅。她们多依山而居,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她们的心,永远在寻求自己的远方。所以,她们既是走得最远的族落之一,也是在异地把根扎得最深的人群之一。她们的精神血统里,忘不了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以致在走向未来的路途中,也扔不下那些沉重的文化记忆、历史传统。
所以,客家人往往是最矛盾、最复杂的一群人。苍天厚土充足书写了这种矛盾和复杂。小说中的多个关键人物,现有客家人那种责任感和道德情怀,又极难突破历史和现实的束缚,走向内心的自由——她们所以而陷入重重的伦理漩涡,在情和理、爱和恨、族规和法律之间,她们矛盾、痛苦、彷徨,她们有冲动,也有愚昧,但更多的时候,她们是期望和社会、和大地、和优美的人情和解。她们的坚韧使她们能承受一切苦难和不公;她们的进取,又一次次地激发她们和命运抗争、和时代同行——她们的爱恨悲欢,生动地表现出了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在时代大潮中所受到的深刻考验。
这一点,可在苍天厚土中的两场重头戏里得到印证:一是女主人公月秀出走八年以后重回月影湾村时,亲人、族人的不一样反应;一是族人误解月秀,欲将她以“七出”罪名装猪笼沉潭处死时。这两件事的主角月秀,是一个经典的客家女子,勤劳,勇敢,能忍
2021年读苍天厚土后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